這個新年,就在人們的喜悅與擔憂中過去了,過了正月初五便是朝廷複朝的日子,這是隆興帝登基以來的第一個春節,雖然還是在孝裏,一切都要從簡,但是氣氛還是很濃烈的,不論是文武百官還是後宮的妃嬪,甚至就連宮裏麵侍候人的那些太監宮女們,大家都在簡約的基礎上盡量的把自己的風姿給凸顯出來,畢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皇帝初登大寶,正是用人之際,所以現在不僅是文武百官們在試探新皇的喜好,隆興帝這位新皇帝,也在仔細的觀察著手下的這些大臣們,挑選著那些符合自己心意的可用之人。

就在這看似平靜卻風波猶存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隆興帝在新年的第一次朝會上,所班出的,他登基以來的第一道旨意,居然是有關於忠靖侯府爵位傳立的。

當聽到皇帝提起忠靖侯府的爵位傳繼之事時,朝堂上的大臣們還是有些迷茫的,他們不明白,這故事也轉換的太快了一些吧,皇帝剛剛不是還帶領著大家一起回憶過去,展望未來的嗎,按規矩接下來不應該是要勉勵大家一起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大雍之崛起而奮鬥嗎?

怎麼忽然就轉到忠靖侯府那裏去了,是他們腦筋轉換的方式不對,所以集體的出現了幻聽嗎?

離得比較近的大臣們,用朝服掩飾著,互相的打了幾個眼色,在確定了自己沒有聽錯之後,大臣們迅速的轉換的狀態。

對此事知之甚深的禮部尚書率先走出了朝隊,一臉恭敬的對著隆興帝說到:“啟稟聖上,據微臣所知,忠靖侯去世之後留下了三子,長子為家中貴妾所出,次子為嫡長子,卻是個雙兒,三子在族譜上記載的也是嫡子,但是卻是由家中滕妻所出的,李氏家族裏對他的身份還存在著一些異議,所以忠靖侯府的爵位到現在依然空懸著。”

隆興聞言沉聲說道:“哦,原來是這樣呀,那眾位卿家對此事都有何看法呀?”

大臣們聞言麵麵相覷,都不敢擅自發言,忠靖侯府這事兒還真不是好掰扯的,三個兒子裏,長子非嫡卻占長,次子占嫡卻是個雙,三子偏偏又是滕妻所出,言雖順,名卻不正,怎一個亂字了得呀。

所以說這事兒最終是個什麼結果,那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可是現在皇帝偏偏是麵沉如金,讓人看不出想法,大臣們也就格外的謹言慎行了起來,就怕自己萬一要是選錯了人,逆了皇帝的意思,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給皇帝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可就遭了。

見底下人隻是在小聲的議論,並沒有人出來,隆興帝點了一下禮部尚書說到:“卿是禮部尚書,熟知禮法又與李家相熟,依卿之見,這爵位該由誰來繼承?”

禮部尚書聞言想了一下,覺得既然猜不出皇帝的意見,那他就依法依禮,就事論事好了,他秉公處理總不會有錯吧。

於是尚書大人說到:“微臣覺得,爵位應當由忠靖侯的次子李崴繼承。”

隆興帝聞言說到:“卿家是因何有此言論的?”

禮部尚書奏言到:“李崴是忠靖侯的發妻嫡子,論禮早就應當繼承爵位了,隻是因其雙的身份,才遺留到了今天。如今九年過去了,李崴早已參軍,也憑借著軍功榮升至了高位,所以,不論好是論倫理還是論功勞,微臣認為,李崴襲爵,當之無愧。”

老尚書的話剛說完,身後就響起了一片的討論之聲,人們議論的最多的還是李崴雙的身份,他現在還沒有成婚,所以將來是嫁、是娶,有無子嗣還都是說不清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