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帝掃視了一眼議論紛紛的朝臣們,然後說道:“魯大學士似乎是有話要說?”
這位魯大學士出身翰林院,是聖德十五年的榜眼,因寫的一手好行楷,頗受聖德皇帝的喜愛,聖德時期的不少聖旨都是出自他手的。
魯大學士聽到了皇帝的點名,連忙走出了朝隊,恭敬的說到:“聖上容稟,微臣隻是想起了九年前,微臣曾待先帝執筆,寫過一道聖旨,是有關忠靖侯夫人的。”
“喔,有這事兒?”隆興帝邊說邊看向了一旁伺候的掌勢太監。
他身邊侍候的太監正是鴻禧,這是個伺候了聖德皇帝一輩子的人,按理說先帝大行,向他這樣的老人要嗎去皇陵給先帝守靈,要嗎就得了恩典被放出宮去。
可是鴻禧覺得自己猜50多歲,還沒到要頤養天年的時候,在加上新皇也有留用他的意思,他也就順水推舟的留了下來。⊙思⊙兔⊙在⊙線⊙閱⊙讀⊙
先下聽到皇帝問了,鴻禧想了一下回到:“奴才記得是有這麼回事兒的,九年以前,忠靖侯出征的時候,是上奏過先皇要給他的滕妻請封的,先帝當時聖旨都寫好了,隻是占時給壓下了,說是要等忠靖侯凱旋而歸的時候在給喜上加喜的,誰知後來侯爺殉國了,先帝爺當時傷心,奴才也就沒敢再提。”
隆興帝聞言說到:“那父皇擬好的聖旨那?”
鴻禧聞言回到:“一直留在勤政殿裏,奴才這就去取。”
沒過一會兒,鴻禧便手捧著一卷黑犀牛角軸卷的明黃聖旨回來了,隆興帝叫人展開一看,五彩的絹卷上寫的正是給忠靖侯府放二品侯夫人的誥命。
魯大學士上前觀看了一下,說到:“稟陛下,這正是九年前微臣為先帝代筆的那一卷聖旨。”
就在朝臣們正在為這一變故議論紛紛的時候,站在朝隊中央的一位大臣走出了朝隊,向著理想帝跪叩了之後說到:“陛下,微臣容稟,微臣是忠靖侯府李氏的旁族,微臣在春節祭祖的時候,在族譜上看到過,侯爺的名字旁邊,除了原配的妻子之外,還有另一位陳氏的名字。微臣好奇之下問了族長,才知道侯爺在出征之前就已經昭告祖先,把小陳氏續為妻子了。”
隆興帝聞言說到:“鴻禧,去把忠靖侯府的老族長請過來。”
李氏族長過來的時候,還帶來了他們家的族譜,族譜之上確實寫著忠靖侯李錦,娶妻陳氏,續妻小陳氏。
隆興帝看過之後說到:“那這樣就好辦了,你們不是怕李崴是雙,承爵之後有麻煩嗎,那就讓他的嫡次子承爵吧,這樣不就皆大歡喜了嗎。”
皇帝說歡喜,那當然就是歡喜,李崟承爵的聖旨當天就發了出去,而忠靖侯李家的門庭也霎時就熱鬧了起來,大家夥都不是傻子,這個事新皇登基之後下的第一道聖旨,這是多大的恩惠呀,而且他們才不相信李家的事情皇帝原來不知道那,這根本就是打探好了的,皇帝專門的演給他們看的,就憑著皇帝對李家這份上心的樣子,跟他們家打好關係準沒錯。
就在大家以為摸準了皇帝脈搏的時候,這位新皇帝卻給興奮的人群們當頭的撥了一盆冷水,因為他有下了第二道聖旨,那就是解除魯地水師元帥李崴的一切職務,召回京城,其職務由原鏡湖水師元帥占帶。
大夥看到這份聖旨的時候是都懵了,剛給了人家弟弟爵位,就擄了人家哥哥的所有職位,這位陛下對李家的人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呀,皇帝這是打的那一手的牌呀?
第 136 章
青石鎮裏,李崴即將啟程回京,雖然他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