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世界文學名著 巴黎聖母院 [法] 雨果著 陳宗寶譯

作 者 原 序

數年前,本書作者參觀—— 毋寧說是搜索—— 聖母院時,

在一座尖頂鍾樓的陰暗角落裏,發現牆上有個手刻的字:

’A N’ARKH

這幾個大寫的希臘字母,經歲月侵蝕,黑黝黝的,深深

凹陷在石頭裏麵,觀其字形和筆勢,呈現峨特字體的特征,仿

佛是為了顯示這些字母係出自中世紀某個人的手跡,這些難

以描狀的符號,尤其所蘊藏的宿命和悲慘的意義,深深震撼

了作者的心靈。

作者左思右想,這苦難的靈魂是誰,非把這罪惡的烙印,

或者說這災難的烙印留在這古老教堂的額頭上不可,否則就

不肯離開這塵世。

自從作者參觀以後,那麵牆壁經過了粉刷和刮磨 (不知

二者當中是哪一種造成的),字跡也就泯滅了。近兩百年來,

一座座巧奪天工的中世紀教堂,就是這樣被糟蹋的,裏裏外

外,受到來自四麵八方的破壞。教士隨便塗刷,建築師任意

刮擦,然後民眾突如其來,把整座教堂夷為平地。

這樣,除了本書作者在此略表緬懷之外,那刻在聖母院

陰暗鍾樓上的神秘字跡,如今已蕩然無存了,其催人淚下所

概括的那不為人知的命運,也煙消雲散了。在這牆上寫下這

個字的人,幾個世紀前便從人間消失了,這個字也從教堂牆

壁上消失了,也許亦即將從地麵上消失了。

本書正是根據這個字寫成的。

一八三一年三月

一八三二年勘定本

作 者 按 語

有人曾說,本書現版將增添若幹新章,那是訛言。要說,

應是增添原未刊入的數章。所謂“新”,意指新寫的,而事實

上,現版增加的數章並非新的。這幾章同本作品其他各章一

樣,全是同時寫成的,始自同一時期,源自同一思想,一直

是《巴黎聖母院》原稿的組成部分。再則,作者難以理解,這

樣一部作品完成後,怎能還可以另加發揮呢!隨心所欲是不

行的。作者認為,一部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必然同其所有各章

一齊誕生,一個劇作也必然同其所有各場一齊誕生。這稱為

劇作或是小說的整體,即這個奧秘的微觀宇宙,其組成部分

的多少,切莫認為可以有絲毫為所欲為的成分。嫁接也罷,焊

接也罷,都會破壞這類作品,因為這類作品應該一氣嗬成,並

永遠保留其本來的麵目。書一旦寫成,別再改變主意,切莫

改動。書一旦發表,是男是女,作品的性別一定,便已確認,

並公諸於眾,如同孩子一旦落地,呱呱第一聲喊叫,便出世

了,那就是他,什麼模樣已生成了,做父母的誰也無能為力。

從此後孩子便屬於空氣,屬於陽光了,就讓他照生來的樣子

去活,去死。您的書若是寫糟了呢?那活該,別去給一本失

敗的書增加什麼篇章。您的書要是不完整呢?那在創作時就

應該寫得完整。您的樹要是歪扭了呢?那可別去矯正。您的

小說要是得了癆病呢?您的小說要是活不成呢?它既斷了氣,

您是無回天之力,恢複它呼吸的。您的劇作生來要是跛腳呢?

請聽我說,切莫替它安上一條木頭假腿。

所以,作者特別珍重的是讀者能明白,現版新增的那幾

章並不是為這次重印而特意撰寫的。這幾章在前幾版沒有刊

入,原因很簡單。《巴黎聖母院》首次付梓之際,原先放置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