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的想了一會,走出去找到角徵羽
[我讓人先送你回去,這裏會談到很晚,我怕你累著。]
角徵羽心中狐疑,李驀然既在先前帶她來就必料到會談很晚,這顯然是假話。不讓她跟著,是在防她。那為何防她?
辰珩在營帳裏左思右想不對,趙頊對此戰報有極大的希望,如若被這些人剛愎自用而毀太不值得,雖然不期望打仗,可如今已是離弦之箭,收不回來。既如此,就忠於是大宋人這顆心。思及此,趕緊從床上起來,拿了紙往案台上一鋪,用力的研了幾個硯墨,提筆開始寫她寫給皇上的諫書。天蒙蒙亮時她擦了擦幹澀的眼睛叫來了信使
[此乃八百裏急報,一定要盡快送到皇上手上。]
信使的馬匹揚起塵土飛揚,辰珩隻希望他能跑快些,再跑快些。
永樂城用了四天的時間就築好,辰珩在城裏走了一圈歎氣,回頭對鍾泊畔和紫瑟看了一眼
[讓你們回京怎麼不聽話,這裏…]
後邊的話她不知道怎麼說了,一種極不祥的兆頭罩在她的心間。轉了一會下了決心
[你們兩個即日回京。泊畔,紫瑟一直都好玩,不怎麼聽話,你要替我,照顧好她。]
石辰珩說的情緒不對,都聽出來了,紫瑟喊了一聲三哥還想說什麼,被辰珩一聲喝斥嚇了回去。鍾泊畔對辰珩看了一會,知道她是決心要她們走。歎了一聲走上前小聲說道
[那日你與角厚德談話我聽到了。你保全所有人,卻把自個置於險地,是想當聖人嗎?]
辰珩搖搖頭,聖人哪裏輪得到她來當,她是石家唯一的孫子,爺爺這樣說的。所以這是她必須要做的事,別無選擇。照顧好所有人,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鍾泊畔知道紫瑟舍不得石辰珩,拖了兩天才走。可那日她還沒能帶著紫瑟走出永樂城多遠,就聽得郊外有人議論,說是城裏有位大人通敵賣國,徐大人為穩軍心,決定不等朝庭回複,三日後就將此人斬立決。紫瑟在聽到那個名字時突然站起來走向說話的那個人
[你說什麼?你剛才說那個通敵賣國的人叫什麼?]
[你凶什麼。那人叫作石辰珩啊,怎麼了。]
紫瑟激動的就要打人,一身男裝的鍾泊畔趕緊將她抱住,那人對她們看一眼
[娘子有病就別帶出來嚇人,看著長得挺好的,怎麼就失心瘋了。]
鍾泊畔懶得和他理論,扛著紫瑟往偏處去。兩人夜深的時候潛回城牆邊,果然看到了那張告示,上麵畫的人正是石辰珩。紫瑟激動的想上前去撕了那告示,旁邊有人手腳更快的攔住了她,鍾泊畔定睛一看,居然是小隨,她對這個勾引石辰珩的女子沒什麼好感,帶著紫瑟往外走,小隨卻一直跟著她們。
三人在郊外聚起火堆烤著野味,等鍾泊畔把紫瑟哄睡後,小隨才抬起眼睛來
[我從城裏打探到了,似乎是徐禧截到了辰珩寫往京城的書信,想必是辰珩那書信裏有足夠讓他生惡膽的理由。]
鍾泊畔撿了些柴往火堆上添
[不要告訴我你是真的愛上她了才這樣,總有個真正的緣由,不如說給我聽。]
小隨沉默了一會,連著歎了幾聲,她不回西夏,隻因想到李驀然身邊有角徵羽心就會絞得痛。石辰珩說得對,她始終是做不到的,她愛李驀然,已經愛到不能假裝不在乎了。鍾泊畔聽完她說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一時不知該衝誰怒。神宗皇帝?李驀然?李苜蓿?還是石辰珩。不是單一的是誰主導了事情演變到如今,都是隨著不可逆的潮水鋪向了今天。可憐石辰珩不知命是否能保,角徵羽卻在和她並不遠的地方恨著她,或許還會恨她一輩子。這太煎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