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世外原在紅塵中(1 / 2)

當晉王府的家仆滿京城嚷嚷著尋醫時,消息自然傳到了外界。晉王妃昏迷不醒之事短時間內經過數口相傳,竟越傳越離譜,說是晉王妃被人投毒,此刻命在旦夕。更有甚者,說晉王妃周若彤已然香消玉殞。

對於周若彤香消玉殞之傳聞,大多數人不以為然,若真的周若彤被人投毒殺了。現在老皇帝不在,沒人鎮得住的蕭成渝,他蕭成渝豈會鬧出這點動靜,還不把京城掀個底朝天?

但晉王妃在此時遭遇不測,有心人自然將目光放入宮中鳳儀宮。此事雖然冤枉了皇後,但若是周若彤真的死了,想來皇後會很願意承擔這一美名。

六部尚書聽聞此事後,互相通了個氣,他們是去還是不去?若是去了,被周霖宜知曉了,豈不漏了餡,事後怪罪起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若是周若彤醒了,他們不去,周若彤也不是好惹的。最後,他們串通一氣,都當此事不知,若是周若彤醒來問起,就說為了大局不敢暴露。實則每個人都在心裏盼望著周若彤快快去死,這樣那先前被逼的結盟自然也難以作數。

周霖宜聽說此事後,不禁拍手讚道:“這個妖女總算是遭報應了,不尊父命,得罪皇後,這世上豈能容她?”他說的冰涼,絲毫沒有在乎這個親生的女兒。

張甫之和顧之章倒是急急的趕到了晉王府,雖說他二人與周若彤私交不錯,但一個女人的死何足道哉,若是蕭成渝因此事發瘋,在這個節骨眼上胡鬧,落在皇後手上,他們與皇帝的算計就全部前功盡棄了。

兩個大臣深夜疾行,不是為了看望晉王妃周若彤,而是為了穩住晉王蕭成渝。

至於瑞王府老秦家,此刻卻沒有什麼響動。按理說最先出動的該是老秦家,但老秦家確確實實的不知此事消息。

臨陽公主與秦成一道在守城,瑞王今日自勤政殿歸來後不發一言,獨自一人外出,徹夜未歸。家中隻留了瑞王妃一人。老夫人剛走,皇家又收了老秦家的權,此刻正是多事之秋。家中沒有一個當家做主的男人,瑞王妃就早早的閉了門戶,吩咐家仆切忌不可生事,招惹事端。

瑞王家仆見半夜城裏鬧得火熱,心中也是癢癢,但想起了王妃的交代,自然不敢造次。將大門關緊,不去管那些外事。

瑞王一夜未歸,他去了一個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地方。

他去了白雲觀。

白雲觀裏有個老秦家的人,那是他弟弟。他一向恨他弟弟,不守家規,任性而為,給家裏帶來了多少是非,故而打小起他就事事小心,絕記不讓爹娘擔心。幾十年就這麼過來,但他沒想到,竟然還是因為自己招惹了是非。真是造化弄人。

秦鈺一襲道袍,這回兄長特意來尋他,其待遇自然不比先前老皇帝。蒲團嶄新,觀內一塵不忍,甚至還有山間清茶奉上。雖是修道之人,道心空明,但秦鈺和周霖宜一樣,有些怕秦朗,因為他小時候秦朗也揍過他。

兩側的窗子打開,靜謐的星光自窗口悄悄地滑了進來,絲毫不理會山外的喧囂。無數的星光在屋內彙聚,如一汪明亮亮的水塘,隻是這水塘不似山腳下的清溪,映照不出三清像的略顯陰森的威嚴。

秦鈺有些尷尬,兄弟數年不見,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說話。反倒是秦朗先開口了,一開口就是責怪道:“白雲觀離家也不遠,多年來,你竟也不回去看看?”

秦鈺嘟起了嘴,不滿道:“我是回去過的。”

秦朗知道秦鈺回去過,他不止知道秦鈺回過家,還去過晉王府,去過皇宮,去過天涼郡。他去了晉王府,救了周若彤;他去了皇宮,撞上了李賢妃的秘事;他去了天涼郡,救了大梁。

秦朗不禁笑了,這個一直惹禍的胞弟,向來不會安分守己。可這大事臨頭,竟大多都是他解決的。自己一生小心,縱橫沙場,建功無數,雖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卻也苦惱繁多。與他相比,自己還真的不足為道。

可能,這就是他道家講的大智若愚吧。自己一心向往的境界,竟被他隨心達到。二者之間差距的並非是慧根,正是這隨心二字。

見秦朗怔怔的出神,秦鈺好奇道:“哥哥想什麼呢?”

秦朗回過神來,朝秦鈺笑道:“我方才在想,我不如你。”

哪怕秦鈺是出家之人,此刻聽聞哥哥自小到大的第一次誇讚,也是雙臉一紅,不是他在意,而是自然心態的流露,這真情流露,反倒比那些道貌岸然的方外之士高明了許多。

他說:“哥哥謬讚了,弟弟打小不懂事,常給家中添亂。不如哥哥來的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