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老黃曆(2 / 2)

順王點了點頭,然後歎了一口氣說道:“昔年,太祖皇帝率八十萬大軍南下,欲一鼓作氣,收服南方。卻不料南人誓死抵抗,太祖率軍攻到了金陵城下,竟打了足足十年。”

“這麼說打下來了?”春華著急的問道。

“自然沒有。”一個闖進來的聲音打斷了眾人,順王不悅的抬頭望去,隻見一英俊青年挨著他們坐下,他朝周若彤莞爾一笑,“又見麵了。”

周若彤點了點頭,此人正是先前在池邊見過之人。觀其富貴麵相,隻怕是褚府的核心成員之一了。

那人似乎也不感自己貿然加入一堆陌生人的談話中間而尷尬,直接大喇喇的說道:“大梁太祖,不過是運氣好些罷了。雖膽識過人,時運有加,但若具體來講,不過是投機取巧罷了。”

順王氣的直接站了起來,瞪著此人,“黃口豎子,安敢在此處妖言惑眾。”

那黑衣青年也不動怒,朝他笑道:“想來閣下是北方來客吧。”

“北人又如何?”順王怒道。

“都言北人故步自封,妄自尊大,如今看來,不虛。”

男子一席話,讓在場的沒一個不臉色難看的,畢竟大家都算是北人。男子知道,自己失語,對周若彤歉然一笑,“方前絕非針對姑娘。”

周若彤並沒動怒,反倒見順王吃癟,有些開心。她說:“願聞閣下高見。”

順王見皇妃如此說話,也不好動怒,隻能一個人氣鼓鼓的坐了下來。

那男子理了理衣襟,繼續說道:“大明亡國,實不怨其君王無道。前朝立國,有長江天險,更有江南糧倉,百姓安居樂業,曆代皇帝也秉承祖訓,少動幹戈,安穩百姓。

但好景不長,塞外蠻族屢次進犯中原地帶。蠻族彪悍,乃是馬背野人,個個驍勇善戰,江南中原的官兵如何是其敵手。

長此以往,蠻族見前朝軟弱好欺,竟逼得當時朝廷歲歲納貢。如此一來,江南富庶,自不在話下,但中原地帶,可未必如此了,是以南人北人,由此積怨。

大明的末代皇帝願加以改革,力求南北同化。但此時,恰逢蠻軍北下,當時的皇帝極為渴,求一場勝利來提升威望,好實施改革,但不曾想一敗塗地。

北地居民身遭禍害已久,趁此揭竿而起。蠻軍雖屢屢大勝,但皆是以搶掠為主,不過是強盜行徑。見北人造反,便在暗中支持。這才有了太祖皇帝的做大。”

周若彤觀順王已經氣得渾身顫抖,若是再讓此子說下去,隻怕順王要準備拔劍了。她說道:“如此,又和這金陵有何幹係。”

“北軍南進,欲一統天下。當時號稱八十萬大軍,實則僅有三十萬不到。明朝皇帝坐擁江南,深得民心,百姓愛戴,誓死保衛金陵。南北之戰,於金陵城下相持竟有十年。

畢竟是太祖棋高一著,他修書城內皇帝,言明,南人北人,皆是一家之人。但國無二君,大明氣數已盡。願其多為百姓著想。若是冥頑不靈,到時,北軍連同蠻軍一道,攻陷南城,勢必生靈塗炭。

大明皇帝深感大勢已去,便答應退位讓賢。但城中百姓仍然負隅頑抗,是以,太祖皇帝令江南為直隸州府,設金陵為應天府。雖受朝廷管轄,但以往習俗文化,皆不易俗。這才保全了江南之地,也才有了如今的繁華。”

瞬間,周若彤就洞悉了此間的厲害關係。大梁皇京,對蕭家皇室歌功頌德,自然不會有那個傻缺貿然提起前朝舊事。

但不提,不代表皇家自己心裏沒底。

江南數前朝勢力,蕭家皇室自然不敢任其自由發展,這才有了曆代大儒在朝中告老後選擇江南定居。

按照常理,出任朝堂大員,告退後也該重歸故鄉,光宗耀祖。但他們不約而同的來了江南各城,想來是受到了皇帝的指示。

既然沒辦法收服,那就同化。

明朝畢竟不是國破人亡,和平解放意味著當時的利益關係也一並留了下來。在加上大梁皇室派遣的告老大員隊,自然也是拖家帶口,人數眾多,新的利益關係和利益衝突也就出現了。

近點的,周若彤想起了相王。

先前,他一直不明白,相王為何會受封江南。江南富庶,號稱天下糧倉。且此地距離京城又遠,又是明朝舊都,老皇帝疑心重,如何能夠放任相王在此地。

現在看來,相王受封江南,絕對是苦差一樁。

利益眾多,皇家新王來此,必然飽受排擠。

那相王,究竟在此處發展如何呢。想到此處,她又想起了昨夜安排過去查探的大胡子到現在連個消息都沒有。

正當周若彤思索時,遠處有騷動聲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