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觀內的北邊,有一處幽深的宅院,這裏,平常就連觀中的道士都鮮有涉足,除了觀主外,旁人若是接近,輕則一頓叱罵,重則鞭笞,是以此處是整座長春觀真正的禁地。
空蕩蕩的院子裏,地上的青石一塵不染。院子的東南角,長了一棵百年的鬆樹。
這是鬆樹當中的極品,萬年青。
此樹號稱隻要料理得當,可萬年長青。
能不能真的萬年不一定,但是宮裏的勤政殿門前的三棵萬年青在那年那月那夜的風雪之下已經斷了。如今,更是連根撅起,又栽了新苗。
萬年青的樹影下,躺著一隻孤零零的竹躺椅。
以前,這隻躺椅上,經常躺著一個老人,現在,這個老人站在長春府中院的那根指天的長槍旁。
望著這支染血的長槍,餘滄海心裏還是懷念在那顆萬年青鬆樹下的竹躺椅。
在更久以前,江南道來了幾個年輕人,他們曾先後在此求學,更有多人曾站在那個竹椅旁。
當年,有個年輕人剛正不阿,顯示出一番憤世嫉俗的樣子,看什麼都不順眼,更是洋洋灑灑的寫下了十萬字的治國策論。
他看都沒看一眼,就搖了搖頭,那個年輕人,他不喜歡。
之後,又有個年輕人也站在那裏,向他請教為官之道。這個年輕人衣著樸素,生得也是眉清目秀。言談間,恭敬謹慎,彎腰躬身,執弟子禮甚恭。自己一個眼神,他就知道端茶前來,再一個眼神,他便跪在自己身旁以衣袖扇風讓自己安然入睡。
那段日子,他被服侍的妥妥帖帖,但是他仍舊不喜歡他。後來,祁連山那個老頭說看上了那兩個小子,願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還嘲笑自己看走了眼,最後,兩人官拜大梁的左右丞相,十分了得。但他依舊不喜歡。
後來,又有一個年輕人登門造訪。這個年輕人就那樣站在自己的麵前,他很是歡喜,不知為何,他一下子就中意了這個年輕人。
那個年輕人坐在他的身旁,跟著他學了三年的兵法。三年後,他信心滿滿的準備出師,作為老師,他也是這麼覺得的。結果,又來了兩個年輕人。一個英挺的貴氣逼人,一個則是光華內斂。
光華內斂的那個,也對兵法頗有造詣,二人一番對談下來後,那人從軍的信心全無,最後竟然去了禦史台。雖說他做了禦史大夫,但自己還是很失望。
那個傻小子,失敗一次,怎能就否定自己的天賦,別看現在當官當的風生水起,他呀,壓根不適合當官。
那個內斂的年輕人陪著那個英挺的年輕人待了很久,也在樹下立了很久。之後,貴人模樣的那個人他發現自己交不了,因為那個人想學的是帝王之道。
他轉而望向那個內斂之人,結果那個內斂之人差點氣死他,他說你說的書上都有,我直接讀兵法不就得了?
他氣的差點把藤椅掀翻,但後來證明,那個年輕人真的很厲害,他叫秦朗。
餘滄海就這麼想著,越想越是回憶從前的時光。以前,三老三公桃李滿天下,他並不在乎這些虛名。但是優秀的弟子向來是優秀的朋友,這個年頭,富貴易得,知己難尋啊。
但那一位,當時任誰也沒想到,他會成為皇帝。他們都看走眼了,因為再怎麼說,憑他們對那人的父皇了解程度,皇位也該傳給順王才是。
誰知,他竟然真的當上了皇帝。
前幾年,聽說他要死了,三公在一起,也覺得有些感傷。雖說他不死,他們無以成事,但是他要是再拖幾年,把他們先拖死,這樣他們好歹也能安享晚年,豈不是更好?
當年,黨爭鬧得沸沸揚揚,所有人都以為,皇位將會在晉王和太子中間產生,唯有三老不這麼看。
他們知道,皇帝是在恒王和相王之間產生。之後相王奉旨進京,他們接到了皇帝死前留下的密旨,自然知道,皇帝最後選擇了恒王。
誰知,恒王竟然學著前朝一樣,把皇位讓給了蕭成渝。甚至比當年順王假傳遺詔做的更絕,直接在他父皇的屍體上捅了一個窟窿,這是三老三公誰也沒料到的。
現在,祁連山已經死了,朱明有些感傷,雖說他奉行王者之道,講究縱橫兵法,一向看不起祁連山的陰陽調和的之國之論,但是祁連山畢竟是死了。
正像是說的那樣,富貴易得,知己難求,三人到了如今的境界,世間少有人能懂,三人便是各自的知己。
祁連山是求死,別人看不出來,他和朱明卻能夠看得出來。從近年來祁連山說是研習道家陰陽的合,歡秘術希冀求生的時候,他們就知道,祁連山是刻意在求死。
如果不是祁連山自己不想活了,自己挖個坑給自己跳,王興那小兒,能殺得了他?
想到這裏,餘滄海有些累了,他望了那杆長槍一眼,心裏想著的仍然是自己落在長春觀的那隻竹椅。
竹椅旁,此刻站著一位蒙了麵紗的女子。
黑甲和生死道士也站在她的身後,她其實不是在看那竹椅,而是在看那萬年青,心想,這就是前朝皇帝心心念念的那株萬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