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段(1 / 3)

否有危險?”

“是,楚情這就去。”

此時,韓嘉儀的禦書房燈火通明,韓嘉儀收到八百裏緊急軍報以後,急速召兵部尚書兵部尚書杜如綏前去商儀。

這八百裏緊急軍報並非來自嶺南,而是來自毗藍穀。

琥珀國與睿紜國的交界處,有一段就是在毗藍穀那一帶,那裏山脈連綿,大片原始森林叢生,組成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障,內有豐富的玉礦、金礦,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毗藍穀的南邊是屬於琥珀國的,那裏有琥珀國的第二大金礦長風金礦,毗藍穀的北麵屬於睿紜國,那裏有睿紜國的的第一大玉礦毗藍玉礦,睿紜國派到琥珀國為太子求親的特使蘇彭君所獻的毗藍水墨美玉就出自那裏。

礦藏寶貴,所以兩國都在毗藍穀派重病把守,中間之隔著一片原始森林。誰料想就在前日,兩國邊疆的守兵在巡邏的時候碰到一處,一言不合之下,大打出手,也不知是誰縱火燒了一小片原始森林,一時火光衝天,兩國的邊疆守備都如臨大敵,以為敵軍來犯。琥珀國的北疆守備給韓嘉儀發來八百裏緊急軍報,希望韓嘉儀立即派兵支援,以防鄰國來襲。

韓嘉儀手中拿著軍報,蹙著眉頭,有些不信:“睿紜國才剛派使臣來向朕求親,怎麼這麼快就派兵來犯朕的邊界,這件事情,有些蹊蹺。”

兵部尚書杜如綏雖是武將出生,卻天生生得一張白淨麵皮,下巴上留著兩三須美髯,他此時撚著一縷胡須說:“當時,睿紜國的使節蘇彭君帶著毗藍穀的水墨美玉前來求親,不是被陛下拒絕了嗎?陛下如果當時答應了,邊疆說不定就可以免去這場禍事。”

韓嘉儀很幹脆地將手中的軍報扔到杜如綏的腳邊:“杜如綏,俞黎在嶺南打流寇,本該四月到的糧草到六月中旬才到嶺南,這件事,朕還沒有找你算賬呢?”

見韓嘉儀發火了,兵部尚書杜如綏連忙跪下啟稟:“陛下明鑒,為嶺南之役運送糧草,臣並不敢稍有延誤,隻是江南大雨,足足下了有一個半月之久,整批糧草才在路中耽擱下來了,此為天災,臣也奈何不得,望陛芐體諒臣的苦衷。”

韓嘉儀慢悠悠地反問道:“真的嗎?如果真是天災,那朕的確不好怪在愛卿的頭上。”

杜如綏擦擦額上的冷汗,不敢再多嘴。

“那這件事,愛卿怎麼看?”

“陛下,依臣的看法。此時隻需丹鳳公主一人,就可抵得上我朝雄兵十萬。隻要陛下舍得讓丹鳳公主前去和親,豈不是可以化幹戈為玉帛?”

韓嘉儀氣得一拍桌子:“杜如綏,你一個堂堂兵部尚書,有戰事來了你就想到和親,倘或傳出去,你就不怕墮了本朝的臉麵?”

杜如綏伏在地上連連頓首:“陛下恕罪,微臣並非膽小怕事,而是覺得陛下的骨肉之功,可以免得兩朝百姓生靈塗炭。如今因為江南的水災,戶部錢糧吃緊,俞將軍又在嶺南打仗,如果我朝再與北朝開戰,豈不是要前後掣肘,望陛下三思。”

韓嘉儀正色道:“和親之事,隻能是北朝再三求懇,我朝絕不能主動提出,此等是關係國家顏麵的大事,愛卿乃兵部尚書,這點道理都不懂嗎?”

“陛下說的極是,此事的確是微臣的疏忽。”

“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再說下去了。先派陳將軍帶上三萬兵馬,到北疆去駐紮,不過千萬不能輕舉妄動,探明情況再說。等俞黎從嶺南回來,朕再好好計劃如何對付北朝。”

杜如綏從韓嘉儀的禦書房出來,經過禦花園的林蔭小道,卻見皇後俞淩的貼身侍女青荷俏生生地立在樹陰裏,濃密的樹葉遮住她大半部分麵容,隻有黑如點漆的雙眸在黑夜中依然湛湛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