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段(2 / 3)

馮漁順繼續說:“我印象最深的一戶人家,三代同堂。老兩口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結婚了,都生了孩子,好像3個子女一共生了4個孩子,是不是?馬主任?年齡從二十幾歲到十幾歲不等。全家12口人,裏麵還有大媳婦小姑娘,住在一個二十幾平米的大平房裏,自己家用木屑板隔成3間。屋裏床跟床都挨著。廚房就在外麵用防雨布搭了個棚子。一家人這麼住著,彼此關係可想而知。一聽說拆遷,早急紅眼了,拿著汽油瓶來找我,要求分他們至少四套房子…….馬主任,這戶人家現在還在麼?”

“當然在,他們能去哪啊。現在情況更糟了,老的還沒過世,中間的下崗的下崗,退休的退休,第三代都大了,老大家的那個兒子30多了還娶不上媳婦,老二家是兩個兒子,據說正在處對象呢,估計也是因為房子問題結不了婚。就他家那個姑娘還算好,就一個女兒,大學快畢業了,女孩子沒房子又比男孩沒房子好點。這家人,拿汽油瓶可真不是說著玩玩的,他們是真敢點。”馬英肥肥的嘴唇哆嗦著說。

吳乾吳浩都額頭上開始冒細汗,吳衛國看看兩個兒子,不動聲色。

吳浩將馬英和馮漁順一直送到樓下,派公司車把馬英送回去。馬英有點受寵若驚。

吳浩說:“馬主任,我們公司對曹家巷城改工程非常感興趣,現在還在論證階段,您先別跟別人說。如果我們公司確實打算承接這個項目,到時候,還望您大力相助。”

馬英握著吳浩的手,連連搖晃:“這個自然,這個自然。吳助說一句,咱們無不照辦。”

馮漁順開自己的車,吳浩問他要了張名片:“馮經理,您對曹家巷拆遷最有經驗。如果我們公司拿下這個項目,今後恐怕會多有打攪。”

馮漁順在金城倒閉後,在一個小工程隊管施工,職位收入都不理想,當下心知肚明:“吳助,我明白。咱們後會有期。”

就在吳浩送客的時候,吳衛國在辦公室裏對吳乾說:“阿浩那裏,估計要一個月才能把設計方案拿出來。這一個月裏,你去做一件事。把現在曹家巷的人口結構,居住狀況,都一一查實,特別是產權情況,一定得搞清楚,這些房子都是經手多次層層轉租的,到時候居住人,承租人,轉租人都會跳出來,要求拆遷補償,我們得事先摸底。五年前金城搞過,肯定已經情況查得差不多了,但是五年裏麵變遷很大,要再次核實。這些資料,剛才那位馬主任能夠幫你。”

“另外就是把五年前,那些拆遷戶各自提出的拆遷要求都找出來,看看他們當年想要什麼,現在北京市房價漲到這個地步,多少人都指望拆遷來一夜暴富。所以情況可能比我們能想象的還要糟,我們要有思想準備。馮漁順這個人精明能幹,這種資料他肯定不會丟,看看他想要什麼,是把資料從他手裏買過來,還是幹脆把人雇過來,隨你決定。”

“一個月內,你把這些都整理好,然後我們再討論。”

吳乾點頭:“爸,看來形勢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嚴峻啊。”

吳衛國不以為然的說:“困難嘛,總是會有的,否則怎麼5年了,這麼多房產公司都幹盯著不動嘴。拆遷成本是個問題,拆遷的時間長度更是個問題,公司現在資金周轉吃緊,不能再讓這個項目占用流動資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