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瘦牛肉、雞肉、芹菜、菠菜等)。可以補充鐵質,避免鐵質不足而導致胎兒智商低。
富含脂肪酸 omega-3的魚類產品。可以激發胎兒的智能,但要注意盡量選無汙染海域或人工養育的魚,因為汞等重金屬會導致胎兒大腦神經細胞受損。媽媽常吃的汞含量比較低的魚有鯰魚、鱈魚、羅非魚和蝦等。
富含抗氧化劑的水果和蔬菜。抗氧化劑可以保護胎兒的大腦纖維,避免受到傷害。顏色越深的水果和蔬菜抗氧化劑的含量就越高,如深綠色多葉蔬菜、木瓜、藍莓和西紅柿等。媽媽天生就特別愛吃蔬菜,自稱“菜蟲”,這可能無意中給孩子輸送了大量抗氧化劑。
優質蛋白質。可以幫助胎兒生成細胞。牛奶、酸奶、瘦牛肉、雞蛋都是不錯的選擇。雞蛋所含的膽堿(維生素 B複合體之一)能夠幫助大腦正常發育,有助於增加記憶力。現代醫學通過動物實驗發現,膽堿不但有助於改善學習和記憶能力,而且可以增加腦細胞的容量。現在想來人的大腦猶如電腦,內存越大能儲存的信息就越多,智力就優於一般人。膽堿則是胎兒發育過程中腦容量增加的重要營養元素。
核桃、花生、芝麻、黃豆等養腦食品。媽媽知道這些幹果對胎兒的大腦發育有幫助,對孩子的頭發也很有好處,就每天吃一些,那時還自己動手做麻醬糖花卷吃。後來孩子聰明,頭發也黝黑發亮,可能就是這些東西起了作用。
當然,物極必反,上麵的食品無論是哪一種都不能過於強化,要營養全麵,多換花樣。任何營養元素在某一階段過量都會引起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不夠。媽媽懷孕期間不偏食,那時候家裏沒有冰箱,爸爸就天天到菜市場去采購上述食品,變換搭配給媽媽做新鮮的“益智食品”。
書中還說,懷孕期間不宜喝咖啡和茶,它們會妨礙鐵的吸收,影響胎兒智力發育。酒不喝為好,酒精有可能傷害胎兒的大腦,導致學習障礙,使孩子長大後在學習、注意力、記憶以及社會技能等方麵出現問題。此外,懷孕期間也不宜大量服用孕期維生素、鈣片、鐵劑等,很可能會導致中毒。現代醫學表明,孕期服用過量的維生素A可能會導致胎兒出現身體缺陷,如兔唇以及心髒疾病等。媽媽出生在雲南,對新鮮食品有天然的情結,懷孕期間除保持正常的飲食外,沒有服用過任何孕期產品。當然,如果身體真的缺乏一些營養素,還是要補充的,但並不是多多益善。如果營養過剩導致體重增加過多就很容易引起早產,而早產兒在以後的學習成長中存在一定的劣勢,早產也是導致智力損傷的最危險因素之一。
還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要熟透再吃,因為生的食物中所含的細菌會導致智力缺陷。未熟透的食品中含有的寄生蟲會引發疾病,弓形體病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可能會令媽媽產生流感一樣的症狀,但對胎兒來說卻會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包括失明、喪失聽力以及智力遲鈍等。
孕期反應發脾氣:懷孕 3~ 5個月期間,媽媽妊娠反應比較厲害,主要是惡心,沒有食欲,情緒也受影響。有一次,爸爸晚飯做了一條魚,好像是清蒸胖頭魚,有點腥味,媽媽吃了一口就覺得惡心,就不吃了,還說了爸爸兩句:
“怎麼總給我做魚,而且還這麼腥,真難吃!”爸爸知道這是妊娠反應,也沒在意,趕忙去給媽媽做按摩,按壓太陽穴、胸口,捶後背,減輕惡心的程度。媽媽漸漸好起來,情緒逐漸也好轉,然後繼續吃了點別的蔬菜。
到河邊散步:那時,我們租了一個一居室的房子,剛好在昆玉河邊上,旁邊還有一個不大的公園,那時昆玉河兩岸還沒治理,水草茂盛,還有很多釣魚的人,我們一般是晚飯後就去河邊、小公園散步,既活動身體,又放鬆心情,偶爾還會買一點剛剛撈上來的小魚蝦。
2.孩子出生:悉心照料,堅持母乳喂養
1993年新年,媽媽被天辰小舅從北京接到姥姥家待產。在天辰 3月 7日出生前的兩個多月裏,媽媽心無旁騖,等待孩子的降生。姥姥家在一個比較偏遠的小鎮,物質生活條件不是很好(沒有大房子,沒有豐富多樣的營養品,沒有很好的嬰兒用品),但食物很新鮮,空氣也很清新。最主要的是,媽媽在這裏被姥姥、舅舅、姨媽的愛包圍,心情很愉快。媽媽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看看書,織織毛衣,散散步,讀讀爸爸充滿愛意的書信。那時姥姥每天下午 4點半到一個奶牛場買現擠的牛奶回來煮給媽媽喝。整個懷孕期,媽媽沒有吃過任何一種強化營養品,吃的都是天然、新鮮、無汙染的食品(新鮮肉品、蛋品、鮮奶和無汙染瓜果蔬菜)。姥姥相信一些民間偏方,如天辰出生前兩周讓媽媽吃鵝蛋排毒、不讓媽媽貪睡而要多活動以利順產、讓媽媽多吃水果以利於孩子皮膚光滑。
看來上麵的措施真的起到了好作用,因為天辰出生時體重 3.5千克,身長 51厘米,哭聲洪亮,是個很健康的寶寶。頭發黑黑的,皮膚在產後 3天就很光滑了,眉眼也長得很好看。很多朋友都說媽媽把營養都給了天辰,因為媽媽懷孕前身體較瘦弱,每頓飯吃得都不多。懷孕期間體重從 92斤增加到最高 120斤。但天辰出生後,媽媽的體重很快就恢複到 95斤,其他產婦擔心的體形恢複等問題都沒有發生。
天辰出生後,和媽媽在醫院住了三天,那幾天,爸爸每天早上從姥姥家出來,走一段山路到醫院照顧母子倆。那時剛好是初春,爸爸就順手采摘一把野花,到了醫院找個罐頭瓶子,裝點水,把花插進去擺在媽媽的床頭,同病房的新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說爸爸很浪漫。
媽媽的乳汁很少,天辰吃不飽,這時隻能衝奶粉。媽媽知道母乳喂養的好處很多,也嚐試了一些偏方,如多喝鯽魚湯,多吃豬蹄燉花生,
但乳汁還是偏少,滿足不了天辰旺盛的食欲。現在回想起來,天辰出生後 2個月內就是母乳加牛奶,沒吃其他東西,倒是媽媽整天吃姥姥變著花樣做的食物。天辰 5個月時,雖然已經可以斷奶了,但媽媽為了增強天辰的免疫力,還是每天中午從單位趕回家喂一次母乳。直到1993年 9月搬到大興黃村居住,單位離家太遠,中午沒法趕回去,媽媽才逐漸讓天辰斷奶。
3.回京撫養:姥姥的功勞——給孩子好體質
因為媽媽的產假比較長,考慮到雲南的氣候和家庭環境、飲食條件都很適合孩子生長和媽媽產後恢複,因此,直到 1993年 8月天辰 5個月時,我們才從雲南回到北京,姥姥跟著回北京幫助照顧孩子,那時北京天氣剛好開始轉涼了。
姥姥生育了6個孩子,所以養育孩子的經驗非常豐富。天辰3歲以前,姥姥一直幫著我們帶孩子。天辰兩個月後,姥姥開始每天泡大米,現製米粉,煮熟後兌些牛奶,再加少量蔬菜汁和蛋黃給天辰吃。剛開始的時候濃度低一些,以牛奶為主,後來逐漸增多米粉、蔬菜汁和蛋黃。有時候姥姥還在米粉中加點撇過油的排骨清湯或雞湯,給天辰吃一點帶鹽的食品。天辰回北京時已冒出一顆乳牙,從這個時候開始,姥姥給天辰添加一些魚泥、全蛋、肉泥、豬肝泥等食物來補充鐵和動物蛋白,還逐漸開始喂一些粥、麵條等補充熱量。天辰通過咀嚼食物提高了咀嚼能力。
平時我們上班,孩子都是姥姥帶著,家裏的飯也幾乎是姥姥做。天辰從小就有好體質,很大部分是姥姥的功勞,因為她會做很多美味的飯菜,總是變換多種食品給天辰吃。另外,姥姥平時帶孩子時,常背著孩子外出遊玩,認識外麵的世界,也常跟孩子說話(即使孩子不會說話),逗孩子笑。
現在的寶寶都是穿著尿不濕長大的,但天辰出生時還沒有,孩子兩個月時,姥姥就訓練他定時排便。雖然大人辛苦些,但天辰從小就養成了好習慣。天辰 3個月後基本都能定時排便,一般是睡醒時、飯後,所以天辰從小就是個很幹淨的寶寶,很少尿床。每次醒來,他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或假哭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然後媽媽或姥姥就趕快來抱他起來排便。因此,天辰較早就脫離了尿片一類的東西,保持身體的清爽。
孩子從小跟姥姥一起,姥姥不會說普通話,所以就自然學會了跟姥姥說雲南話,而且說得很地道。我們同時教孩子說普通話,家裏經常是這種情景:孩子這邊跟姥姥說雲南話,轉身就跟我們說普通話。這樣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能力,而且是從會說話開始鍛煉,這種能力對孩子的價值是非常大的。
4.健康成長:身體迅速發育,中間偶有波折
孩子出生時,爸爸的工作時間彈性大,晚上經常是爸爸回家早,就抱著孩子到樓下散步,一邊跟鄰居聊天,一邊等媽媽回來。有時媽媽回來晚了,天辰有點餓了,就哼哼兩聲,還向媽媽回家的方向張望,爸爸就知道他餓了,想吃奶了,“寶貝餓了啊,就跟他說:再堅持一會兒,媽媽很快就回來了。”然後就分散他的注意力。爸爸有時把天辰舉起來,有時把他架到脖子上,還帶他看路邊的花草、蜻蜓、蝴蝶,給他講這個花叫什麼名字,這是什麼顏色,這個飛過去的叫蜻蜓,有時還折一朵野花、一支野草給孩子拿在手裏玩,等等。盡管孩子還不會說話,但是他會咿呀地回應,表達自己的意思。
記得天辰 3歲左右,我們開始買大蝦給孩子吃(書裏講蝦富含硒,對孩子大腦神經發育有好處),發現孩子特別喜歡吃。我們先把蝦皮剝了,把肉給他吃,他就很貪婪地一口吞下去。我們輪流給他剝,感覺還滿足不了他的胃口,每次買的蝦一多半是給他吃了。那時蝦還是很貴的,但是我們堅持每月給孩子買兩次,每次買兩斤左右。這個習慣保持了很久,現在孩子也喜歡吃,隻是沒小時候那麼貪婪了。
我們在大興住的時候,周末都要去逛路邊的農貿市場(農民自發的),主要是附近的農民賣自己家產的蔬菜、糧食、水果、家禽,有時還有野菜、野兔等等。我們喜歡采購這些天然綠色食品給孩子吃,此後帶孩子到郊外旅遊,也多是吃當地的農家飯菜,購買當地的土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