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大之家麵麵觀
一、北大之家簡介
1.子:王天辰
王天辰,1993年 3月 7日出生,2008年 3月,保送北京大學2008年高考成績 681分2007年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2003年考取北京八中少年班2003年獲得“希望杯”全國數學競賽(小學)金獎(北京唯一)熱愛音樂,鋼琴業餘七級證書,喜歡周傑倫
太陽星座:雙魚
月亮星座:獅子
上升星座:巨蟹
生命靈數:5(生日8位數除以9的餘數,到5這個數字是“未知與恐懼”的意思)
喜歡的書:科普的、時尚的、玄幻的、哲學的,什麼樣的都能看點,但談不上最喜歡。喜歡的明星:周傑倫喜歡的顏色:紫色。其實,任何顏色,有光感的我都喜歡,而僅有紫色無論什麼狀態都很有光感。喜歡吃的東西:現在說不上最喜歡,要說有什麼特別的就是芥末了。最喜歡的運動:跳舞毯去得最多的地方:各種公園(尤其是兒童遊樂園)無數次,從幾個月大開始,到十多歲,北京的大小公園、郊區山野公園幾乎都去過(開闊眼界,親近自然)。到了十二、三歲開始不想去了,都去過了,沒有新鮮感,願意在家看書、上電腦,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了。
小時候喜歡去的地方:兒童遊樂場、中國科技館。喜歡的遊戲:各種遊戲水平都還可以接受吧。最感興趣的不一樣的東西:研究心靈作用機理——通靈,超能力。
2.母親:張永仙
張永仙,雲南東川人,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1988年免試推薦為碩士研究生1991年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女科技工作者稱號現任國家某科研機構的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我出生在雲南省一個工人家庭。父親小學文化。母親的上輩家境較好,她的兩個弟弟都是大學生,但祖上重男輕女,沒讓她念書。我家有六個兄弟姐妹,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其中兩個是本科學曆,一個是大專學曆,兩個是中專學曆,一個是高中學曆。我的學曆最高,博士學位。我的家庭不是書香門第,但很和睦,學習的氣氛也很濃。
小時候較淘氣,因有三個哥哥,常跟男孩子玩彈弓、滑輪車的遊戲。因出生月份晚於九月份,而當時入學條件苛刻,必須滿七周歲,所以實際是快八周歲時上的小學。入學時基本還不會寫字,突擊了一些阿拉伯數字去參加入學麵試。愛好唱歌,小學時是學校宣傳隊的,在北大參加過學生合唱團。
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學得也比較輕鬆,經常考年級第一名。老師因為有這麼一個優秀學生而驕傲。父母和哥哥姐姐喜愛有加,在家中基本上沒讓我做過什麼家務事,但我還是盡量幫家裏幹點活。上初三時因姐姐外出上學終於學會了自己洗衣服。
小學、中學、高中都獲得市三好學生稱號,擔任過班長、團支書等職務。由於地區差異,剛進大學的時候高考成績是班裏的倒數第幾名,但經過三年的學習,成績躍為班上前幾名,並獲得了碩士研究生保送資格。
獲得碩士學位後步入工作崗位。孩子出生後八個月開始考慮考在職博士研究生。經過兩個月的複習,以 99分(滿分 100分)的專業課成績考上博士,給兒子周歲生日準備了一份厚禮。
在單位兢兢業業工作,37歲被聘為研究員。曾獲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女領導幹部、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女科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
3.父親:王忠亮
王忠亮,遼寧海城人,1966年出生,1984年高中跳級考入北京大學
1988年考取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
1991年獲得北京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曾連續獲得兩屆市級優秀學生幹部稱號
曾就職於美國 IDG中國公司、海信集團等
現任北京藍色時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祖籍遼寧海城縣西柳鎮前石井村,爺爺以前的長輩都是務農,爺爺年輕時到城裏做工,中年時開了自己的鐵工廠,解放後在鞍山軸承廠任車間主任。母親的祖上也是世代務農。父母都是高小畢業(相當於現在的初中),在當時的農村算是受教育水平比較高的了,文化知識相對多一些,但是我感覺受到父母知識的熏陶和影響不是很多,或許很小的時候的影響還是有的,受爺爺的影響很多。父母堅定支持我念書,高中時家裏經濟很緊張,籌備每月 20元的住宿生活費都很困難。最緊張的時候,父親早上到城裏賣菜,然後把賣的錢一起湊夠一個月的生活費直接送到學校給我。哥哥和弟弟現在都還是農民,書念得也不多。綜合看來,我的家庭不能說是書香門第,但是在農村還是屬於比較高層次的,在村裏應該算是文化層次最高的了。
小時候比較敏感,偏內向,喜歡思考問題,不像一般的農村孩子那麼野,所以親戚鄰裏都比較喜歡我。但是運動協調機能稍差,經常打翻一些家裏的東西,尤其是吃飯的時候打翻飯菜,父母一批評就容易哭,所以父母不大喜歡(我發現天辰小時候的性格跟我很相近,所以就輕易不批評他,不惹他哭,但是他做不上來題,或者完不成某個智力遊戲,他還是時而委屈地掉眼淚,我們就去安慰他)。
小學到中學學習都比較好,主要是老實聽話,上課認真聽講,回家認真完成作業,所以學習成績好,老師也喜歡。但是沒有什麼突出的成績,記得小學五年級曾參加省裏舉辦的數學競賽,結果成績很差,第一輪(縣內初選)就被淘汰了。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叛逆,跟幾個哥們逃學、打架、偷東西,後來被父母狠狠地揍了一頓,以後就一直沒犯大錯誤,好好學習,直到跳級考上北京大學,大大地為家裏爭了光。
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擔任班幹部,小學當過學習委員、班長,五、六年級時因為淘氣,沒有機會再升級。中學一直當班長,初三當過校團委宣傳委員,因為忙於考高中,其實業務量很少。高中兩年,先後擔任班長、班團支部書記、宿舍棟長(管理本年級住宿的男生宿舍)、學生會生活部長,獲得兩屆鞍山市優秀學生幹部(高考加 10分,但因為我是跳級所以沒享受到)。大學第一年擔任本專業班長(一共 29人),此後三年沒再擔任學生幹部職務,也沒有任何學習方麵的獎勵和成就。研究生的時候得過北大光華獎學金。
跳級考北大:高一時我學習很好,所在的海城高中屬於遼寧省重點,教學質量也很高,我在全年級成績屬於前 5名的。在高一快結束時,班主任老師給我看了新調整的高中教學大綱,老師說:“這下子你們這撥學生輕鬆多了,以前高三的課程基本都砍掉了。”我拿來大致看了看,回去後心裏就有了想法:自己提前把高二的課程學完(當時我的自學能力很強),就可以申請跳級,提前參加高考。於是我就借來了高二、高三的課本,自己就開始了超前自學。1984年 3月(已經進入高二),我給校長寫了一封信,提出了跳級的申請。校長問了我的情況,經過商討,讓我參加了 5月初高三的第一次模擬考試,結果我的成績是全年級的第 12名,於是校長就同意我跳級,去參加兩個月後的高考,結果我以全縣第三名(558分)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
跨係考研:本科畢業考研,從地球物理係考到地理係,專業差別很大。地理係考研指定的 5門專業課都要靠自己自學,去旁聽地理係的課,時間很緊張。地球物理係的一些專業課就聽得少(逃課),我就看妻子(當時是女朋友)的聽課筆記,讓她幫著整理聽課內容要點。在考試前 20天開始複習,來不及細看課本,就看這些筆記,再做些典型例題,結果每門課的成績都不錯(好像都在 80分以上),而研究生考試總分竟然是 5個同專業考生中的第一(主要是數學、英語、政治等基礎課成績突出,專業課也過得去)。
.二、關於優生
1.意外懷孕:科學搭配膳食,調養身體
在懷孕前,媽媽曾經想過等經濟條件較好後再要孩子,但 1992年6月,媽媽到泰安開會,意外發現懷孕了,要還是不要?回北京後跟爸爸商量,爸爸主張要。媽媽經過劇烈的思想鬥爭,也考察了那一段時間雙方都沒有生病吃藥,爸爸也沒有抽煙喝酒,就決定要這個孩子了。
自從知道懷孕後,我們去書店買了兩本書,主要參考的是一本關於優生優育的書(書名好像叫做“如何培養聰明的寶寶”,後來送給一個同事了)。這本書對指導我們孕育健康的寶寶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裏麵有胎兒發育過程的介紹,以及每個階段孕婦在飲食和其他方麵應該注意的事項。
書中說,懷孕後的前三個月是胎兒成長的關鍵時期,受精卵將從一個細胞分裂成一個完整、有形但尚未成熟的人。第一個月,胎兒的腦部、眼睛、嘴巴、內耳、消化係統、手、腳開始發育,心髒亦開始跳動;第二個月,胎兒的麵部、肘、膝部、手指及腳趾開始成形,骨骼開始強健;第三個月,胎兒已會踢腳、握拳、轉頭、眯眼和蹙額,牙齒、嘴唇和生殖器開始發育。在這個關鍵時期,任何不利因素(如生病吃藥、食物中毒、接觸輻射源、大喜大悲)都可能使胎兒致畸或流產。為了避免出現意外,媽媽特別注意遠離輻射源和其他危險,注意避免生病吃藥,比如平常得用電腦處理的資料盡量手工完成,減少在電腦前的時間。為了避免流產,媽媽放棄了陪同外國學者到野外考察的機會。那時候家中還沒有錢買電視,倒是成了一件對孩子有利的事情,一方麵避免了電視的輻射,另一方麵晚上出去散步強健了身體,為順產打好了基礎。
之後的六個月,胎兒生長迅速,最終達到有麵部表情、會吞咽、有聽覺、會踢腳,到出生時就變成三、四公斤左右的嬰兒了。這段時間營養很重要,一方麵要營養全麵,但也不要過剩;另一方麵盡量吃一些新鮮、益智的食品。媽媽懷孕期間經常吃的益智食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