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1 / 3)

進步;(2) 從經濟上來看,由於軍閥混戰,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三國鼎立局麵形成後,三個相對穩定的政權可以集中時間和精力來發展經濟,促進生產和社會的進步;(3) 從文化方麵來看,由於經濟的發展,使得這一時期的文化繁榮並發展起來,因此,這一時期的曆史是在進步。

第19課 江南地區的開發

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得到發展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列舉說明)

農業:在太湖、鄱陽湖和洞庭湖一帶開辟出了大量湖田;或把北方農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進技術和南方水田種植經驗相結合;或在江南地區普遍實行麥稻兼作,五嶺以南則種雙季稻。

手工業:東晉後期,官府建立專門機構管理絲織業:或在冶鑄業中,灌鋼法的發明是冶鐵技術的一大進步;或江南的青瓷燒製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青瓷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具;或造船業很發達,孫權曾派人到達夷洲。

商業:建康城人口達到百萬,是當時經濟最活躍的一個都市。

2、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江南地區經濟為什麼能得到發展?

詳見《中考複習指南》P6《複習導航》2

3、你從當時江南經濟發展中得到哪些啟發?

啟發: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量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豐富的生產經驗;南北方人民共同勞動開發;安定的社會因素;重視興修水利等因素。

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大融合,除此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另一大顯著時代特征是什麼?

政權的分立

2、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在社會生活方麵凝結下來的成果非常突出,請舉出其中最為生動的三個事例

胡人漢服、 漢人胡食 漢族改變席地而坐的習俗

3、學習了孝武帝改革的曆史之後,你有何感想?

順應曆史潮流,堅持改革,積極進取,擁有智慧,以身作則的進取精神和優秀品質。

4、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你怎麼看待這些措施?

詳見《中考複習指南》P7《複習導航》4

009屆初中曆史總複習要點《中國曆史》七(下)

班級 姓名 號數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1、評價隋煬帝開鑿大運河。

積極影響:鞏固國家統一,促進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係和交流。隋朝大運河是一條貫通

南北的大動脈,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消極影響:大運河的開通,隋煬帝巡遊江南,勞民傷財,加速隋朝的滅亡。

2、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百姓關心,國家重視。申報世界遺產的重要條件之一是遺產本身必須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請從曆史角度說說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的理由。

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鑿促進了我國南北的交流,影響深遠。大運河是人

類利用自然、造福人婁的傑作,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3、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大運河的開鑿所導致的?

不是。大運河的開鑿和隋煬帝巡遊江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財力,加重了人民

的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雖然大運河的開鑿也有加重人民負擔的一麵,但是大運河的開鑿,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隋朝的滅亡是隋煬帝眾多暴政的綜合結果,並非隻是因為開鑿大運河所導致的。

4、采用3、4、5數字記憶法掌握隋朝大運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