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2 / 3)

3點(南到餘杭、北抵涿郡、中點洛陽);4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5水係(海

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5、秦朝與隋朝有何相似點?

(1) 結束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麵,開創後來長期統一的新局麵。(2) 創立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政策措

施。秦朝建立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推行郡縣製;隋朝創立三省六部製、科舉製。(3) 都有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工程。秦修萬裏長城,隋開通大運河。(4) 都因皇帝的暴政,引起農民起義,二世而亡。(5) 二世而亡的教訓成為後來王朝統治者吸取的教訓。

6、隋煬帝時能夠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有哪些原因?

原因:(1)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裏,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象,這就使隋

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2) 隋朝國家統一,使隋煬帝有征發幾百萬人的可能性。(3) 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第2課 “貞觀之治”

1、評價曆史人物、曆史事件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看曆史人物(或曆史事件)是否順應曆史發展潮流。(2)看曆史曆史人物(或曆史事件)是否推動生產力的發展。(3)曆史人物的作為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願望,(4)把曆史人物、曆史事件置於當時的曆史環境中加以評價。(5)用全麵的觀點、一分為二的方法公正、客觀的評價。

2、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治世局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主要原因:認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訓,選賢任能和虛心納諫,推行改革措施。

啟示:(1)必須正確認識人民力量的偉大,正確使用民力,發揮效力。(2)製度建設至關重要,當今必須依法治國。(3)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任人唯賢,社會才能進步。(4)多聽不同意見,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政策,以適應實際情況。(5)以史為鑒,才能少走彎路。(6)為民辦實事,使人民安居樂業,構建和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7)關心國計民生,使老百姓能和諧創業。等等。

3、唐太宗和漢文帝有什麼共同之處?

注意吸取曆史經驗教訓,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提倡節儉,並以身作則。

4、運用唐太宗的事跡,有理有據地評價唐太宗。

唐太宗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偉大,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目光遠大,認識深刻;他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注意“戒奢從簡”;他還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具有寬廣的胸懷和容人的氣度;他所統治的政治清明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總之,唐太宗是一個關心百姓疾苦的、傑出的、有作為的封建帝王。

第3課 “開元盛世”

1、毛澤東主認為,唐玄宗前期會做皇帝,後期不會做皇帝。你認為這種看法正確嗎?請說出理由。

正確。理由:(1)唐玄宗前期會做皇帝:重用賢人,整頓軍隊、提倡節儉、重視生產等,使唐朝進入極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2)唐玄宗後期不會做皇帝:怠於政事,淫於酒色、政治敗壞,邊將叛亂等,導致唐朝由盛而衰。

2、隋唐社會繁榮給我們什麼啟迪?

從人才使用、納諫、政局安定、政策開明、民族平等和諧、製度創新、技術先進和內外交流等方麵談感悟均可。⑧思⑧兔⑧網⑧

3、唐太宗的統治給我們什麼啟示?

啟示:① 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