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鍾飛的第二結論
永遠有多遠?永遠就是我們說過要永遠,最後分手時回望的瞬間。
大學畢業的那天晚上,喝醉的鍾飛給林鬆說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生長得很漂亮,她很喜歡照鏡子,甚至愛上了鏡子中的自己。但有一天在照鏡子的時候,鏡子中的她猛地對她笑了笑。她一驚之下抓起化妝盒向鏡子砸去,鏡子碎了,她死了。她的身體和鏡子一樣,碎成了一塊一塊。
鍾飛說:“這世界其實沒有唯一結論,就像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鏡子中的那個,還是鏡子外的那個。”
林鬆無奈地望了鍾飛一眼,“又是你的第二結論吧?”
鍾飛漠然地笑了笑,“這是鏡麵的第二結論。你知道嗎,當一個人站在直立狹長的兩麵鏡子中間,就會因為虛像的相互折射看到無數個自己。到那時,你會突然覺得自己很陌生,你看著它們,它們也看著你。你會困惑、會懷疑、會恐懼,因為夾在它們當中,你不知道哪個才是真的自己,雖然你明明知道那都是你。”
林鬆無奈地搖了搖頭,鍾飛“第二結論”出現的次數,往往能說明他的心情指數。前幾天鍾飛剛和紫湘分了手,大學畢業,對很多大學戀人來說就意味著分手。
今天晚上大學附近的賓館旅店肯定爆滿,因為這對他和她來說意味著那將是大學戀情的最後一晚,明天他們將各奔前程。上半夜他會在她身上傾瀉著最後的愛意,下半夜他會在她懷裏像個孩子一樣哭泣。或許還會說著一些傷感的句子,還有一些自己永遠守不住的諾言。
但鍾飛選擇了窩在宿舍裏灌酒,林鬆對此毫不吃驚,林鬆甚至懷疑他有沒有和紫湘接過吻。
鍾飛是個怪人,他冷傲的麵孔背後藏著深不見底的可怕自卑,林鬆一直都知道。
林鬆一直都知道,因為林鬆家和鍾飛家是鄰居還是近親。兩人從穿同一條褲子到上同一個班,考同一所大學。林鬆甚至比了解自己還了解他,林鬆唯一不知道的事隻有一件:鍾飛的智商究竟有多高?
“第二結論”是鍾飛在高考奮戰的那個非常時期出現的,那時候數學老師經常教導他們:每道題都多找幾種解法,要充分運用發散思維,不要滿足於唯一解法!
就是這句話造就了鍾飛,從此無論多難的幾何題,鍾飛都要找出兩種以上的解法才肯罷休。當林鬆苦笑著問他怎麼解出來的時候,鍾飛總一本正經地告訴他:沒有唯一的真理和結論,隻要你願意,蘋果也能向上落!
鍾飛從此踏上了他“第二結論”的不歸路,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他都想找第二解法。他堅信,所有的東西包括真理,都有第二結論,而非唯一!林鬆學精神科目的時候,發現有兩個詞,用在鍾飛身上正合適——強迫症和偏執狂!
剛進大學的時候,學校裏搞了一次智商測驗,林鬆的得分是162,近乎全校最高。鍾飛的得分是47,當時做測驗的老師莫名其妙地搖了搖頭,要說他是故意開玩笑吧,看這小夥子在電腦試題前認真地做了半天;要說他真是這個分吧,這已經是智障人士的標準……後來老師苦笑了一下,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是電腦出故障了。
隻有林鬆無奈地看著鍾飛傻樂,這家夥肯定又找他的“第二結論”了。分越低,說明他得出的“第二結論”越多。智商測試題也被他找到了第二答案,隻是機器不認可而已,鍾飛的智商是高得可怕。
鍾飛“第二結論”最嚇人的一次是在大二的時候,那天鍾飛興衝衝地跑進宿舍,“走,林鬆,我們去屍體展覽室檢驗死亡的第二結論——靈魂!”把林鬆嚇得差點沒直接給他來一針安定。後來才知道,那天紫湘剛答應當他女朋友。
畢業那晚鍾飛灌了很多酒,林鬆安頓他睡下前他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著:“生活就是一個大騙局,大家都在說謊,連自己都要騙自己。謊言說得多了,自己也就當真了。當有一天理想與現實相遇時,就是鏡麵破碎的時刻。那些沉溺於自己不著邊際夢想的人,在那一刻會被現實砸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