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段(2 / 3)

烏蘭靜唯一失算的地方,就是沒想到白巧蓮居然如此輕易地就告訴了華年,讓華年有機會識破真相。

華年說:「我當時雖然懷疑你,但是很快就反駁了我自己。因為你是這件事的受害人,本應最無嫌疑,但是後來當我回到芙蓉香榭,聽到娉婷譴我返回禦書院後,我終於猜到你的目的了……」

最後崔心蓮說的那句「靜王爺說你快要回來了」更令華年確信無疑。

華年心痛地問道:「你不惜拉白巧蓮下水,演出一場□鬧劇,就是為了讓我返回禦書房,重新留在你的監視之中麼?」真想感激他的煞費苦心。

帶刺的話語微微刺痛烏蘭靜。他苦笑道:「我從何時開始在你心中變得如此不堪?我所做的一切不過隻是順水推舟,沒有傷害任何人。」

接著,烏蘭靜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告訴了華年。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章補全了哈。總算把急件趕完了,忽然發現好久都沒更新了,囧。我都快忘了寫到哪裏了……

☆、058 有口難開

其實幾乎全都被華年料中了。先是歐陽婉偶然發現白巧蓮送給烏蘭靜的鯉魚,她以為兩人有□,於是便匆匆彙報了娉婷,讓娉婷出麵揭穿。

但是娉婷自幼與烏蘭靜一起長大,彼此熟識,她不信烏蘭靜會做出這種事。她沒有莽撞地去找太後,而是趕來禦書院當麵質問烏蘭靜。

烏蘭靜當即便坦白一切,解釋了事情的經過。

娉婷說,虧歐陽婉與白巧蓮姐妹相稱,但是卻背後捅刀子,隻要把這件事情告訴太後,便可以讓她喪失選後的資格。但是烏蘭靜說,歐陽婉隻是誤會,卻並非誣陷,這樣還不足以讓她退出選後。

歐陽婉如此積極行動,就證明她也想當皇後,她十有□會把票投給自己,而娉婷肯定也會投票給自己,所以最關鍵的是白巧蓮會把票投給誰。以她和歐陽婉的交情,她那一票肯定是歐陽婉的。娉婷要想爭得白巧蓮那一票,就隻能讓白巧蓮認清歐陽婉的真麵目,這樣比稟告太後更湊效。

娉婷聽後覺得有道理,於是烏蘭靜便教她「將計就計」。

皇上信任烏蘭靜,早已告訴他與白巧蓮在藏書閣見麵的事情。所以烏蘭靜模仿皇上的字跡,約白巧蓮出現。至於晚上有人敲門,追到院子什麼的,那都隻是烏蘭靜的謊言罷了。他算準時間去後院見白巧蓮,再算準時間把白巧蓮抱入懷中,這便足以令侍衛們大吃一驚。

然後娉婷再湊巧出來抓個奸,煽個風,令白巧蓮深刻體會到後宮的險惡,把設計陷害她的人恨個半死。她順藤摸瓜遲早會找出是歐陽婉報的信,這樣便可以令她們姐妹關係破裂,而娉婷就可以從中漁利。

太後審訊時烏蘭靜之所以不說話,就是有意要讓事態變得更加嚴重,加深白巧蓮對陷害她之人的憎恨。

娉婷提出找傳話宮女求證也是與烏蘭靜商量好的,這樣華年就會出麵把事情解釋清楚,不至於真令烏蘭靜蒙受不白之冤。

烏蘭靜認為,既然歐陽婉本來就有陷害白巧蓮之心,讓白巧蓮早日認清她也無可厚非。娉婷離皇後之位更近一步,而華年又可以回到禦書院。所有人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不但不損害任何人的利益,還能警醒白巧蓮。

所以哪怕被華年拆穿真相,烏蘭靜也沒露出半分驚慌。

華年聽了烏蘭靜的話後低頭不語,她承認烏蘭靜的話有道理,但卻沒想到一向不問世事的他竟然會攙和進選後這件事來。而且一想到他這麼做全都是為了自己,華年心中又泛起幾分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