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我和我親如兄弟的青年攝影家皮嬴,站在南屏街的中心廣場,這個位置正是當年“近日樓”所在的地方,是清代老昆明中軸線上的中心點,是昆明的“心髒”,是中心的中心,它的準確海拔是1897?郾753米。當代昆明的城市建設者們用他們的慧眼和藝術家的心靈,找到了這個位置,找準了這個高度,把一張清末民初昆明的老地圖,經過放大和加工,用黃銅、紅銅和花崗岩作原料,把它鑲嵌在這塊10米×10米的土地上。這樣一來,一座金黃金黃的昆明古城,一座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高原古城,就像雕塑一般地“澆鑄”在我們腳下,我們看到了“龜頭”、“龜尾”和“龜足”,看到了6道城門,看到了五華山,看到了盤龍江,看到了洗馬河,看到了菜海子,看到了穿心鼓樓,看到了沙朗巷,看到了會澤院……看到了830多個大大小小的熟悉或陌生的山川、河流、街道、巷口、衙門、學堂、塔樓和寺廟。這是一座“壯麗的大城”,一座“春城”,一座“水城”,一座“花都”,一座“陽光之城”,一座中國的“西便門”,一座“五百年後勝江南”的理想之城。
皮嬴用他的相機拍下了我們腳下的地圖和我們在這座城中留下的“足跡”,拍下了與我們一同在這裏散步的老人和小孩、男人和女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他們和我們一樣漫步著、尋找著、光榮著、快樂著。
以下單位給予本書大力支持,特此致謝!
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
雲南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昆明市社會科學院
昆明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法國國家博物館聯盟
法國奧古斯特·弗朗索瓦(方舒雅)協會
中美航空曆史遺產基金會
雲南通海漢光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