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段(1 / 3)

“這有何難,煩請李老爹回去稍候幾日,老身自去為你說和說和。”

張媒婆一口答應,次日便去西城邊找沈天福的娘親沈氏說話。將門拍開後,沈氏將張媒婆迎進堂屋中坐著,端上了一盞茶,請那張媒婆喝,待張媒婆喝過一道茶方問她為甚事而來。

於是張媒婆便問,“敢問你家福哥兒可曾定下一門親事?”

沈氏搖了搖頭,“這卻沒有,他還小,這會子還沒考慮這事情。”

“你家福哥兒也已經十七歲了吧,論理也到了結親的年齡。敢問可有心儀的人家啊?”張媒婆繼續問道。

沈氏依舊搖了搖頭,“沒有。”

張媒婆一聽心中便有底兒了,續又笑著說道,“我這裏倒有一戶好人家要介紹給你家福哥兒。”

沈氏拿眼看著她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這戶人家便是那西大街口的開茶坊的李老爹家。他家女兒李秀兒已過了及笄之年,生的甚是美貌,他父女倆都屬意你家福哥兒,特托了我來問問。還請老姐姐給我個明示。”

沈氏聽完張媒婆的話,端起自己麵前的茶盞喝了一口才說,“我那小猴崽兒現今出海販貨去了,此事等他回來,待我問過他再做決定。”

張媒婆卻說,“自古以來,這親事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用得著他小人兒來做主?此事我看還是老姐姐說了算。依我說,不如將兩方的孩子生辰八字合上一合,若成的話也是美事一樁。”

沈氏被這張媒婆說來說去頗覺聒嗓,無法隻能將沈天福的生辰八字取出給那張媒婆,請她讓人看上一看,看兩家孩子八字能否相合。

張媒婆得了沈天福的生辰八字,便笑著辭了沈氏,一路去了。

李老漢在家等了兩天,第三天上便見到那張媒婆興衝衝的走到他這茶坊中來。李老漢趕忙迎上去問,“姻事如何?”

張媒婆走進茶坊中,先要了一盞果仁香茶喝了,方笑著說道,“老身為你這親事鞋子也走破了,口水也說幹了。到如今,總算也有眉目了。”

李老漢聞言急忙說,“煩請細說來聽聽。”

張媒婆便把到沈氏家說的話原原本本的說與李老漢聽了,中間免不了又把自己如何辛苦,如何說動沈氏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告訴了李老漢。

李老漢聽罷自然眉開眼笑,趕忙去房中取出了自己家秀兒的生辰八字交給了張媒婆,讓她找人為兩個孩子合一合八字。至晚間,又特意置下了些酒菜請這張媒婆吃。

張媒婆吃得臉紅紅的方告辭而去。李秀兒出來收拾時便問李老漢,“這張媒婆為甚來家吃酒。”

李老漢便問自己的女兒,“秀兒,你覺得沈天福那小子如何?”

李秀兒垂下了頭,也不敢看著自己的爹,聲音極小的道,“自然是極好的。”

“哦,哈哈哈哈!秀兒,不瞞你說,爹爹已經請那張媒婆去為你說親了,說得正是那天福綢緞莊的東家福哥兒,沈天福。”

作者有話要說:寫的時候總覺得不滿意,寫完以後再看覺得還行。這個文寫得很隨意,不會硬要規定寫多少章什麼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命運,自然寫來就成,真的是種田呀,而且是那種看天吃飯的種田文。

☆、第五回

聽李老漢這麼一說,李秀兒不由得麵上染紅,嬌聲說了聲“爹爹你……”,便再也說不下去了,收拾好東西挑簾子進裏間自去不提。

卻說那張媒婆將兩人八字拿去找人看了是否吉利無克後,便又歡歡喜喜的往沈氏處而來。一進門便說,“老姐姐,老身且與你道喜了,你家福哥兒和那李秀兒並無相克,倒還吉利,實是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