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1 / 3)

二十一

那是一個刮風下雨的傍晚,韓筱雯撐著深藍色雨傘,被強風吹得歪歪斜斜,步履艱難地走到聖法蘭西林高級住宅區。在人行道上拐彎處,一輛突如其來的紅色保時捷跑車疾馳而過,雖然車主及時刹車,沒有把她撞倒,但她卻被汽車駛過時濺起的街邊積水弄濕了半身,她的雨傘也給風吹翻了。她驚魂未定地向車主大呼一聲:“你怎麼開車的?想殺人呀?”

車主是個年輕小夥子,他在車內按開關將車窗打開一道小縫,不但毫無歉意,反而以傲慢的語氣對韓筱雯說:“你怎麼不帶眼走路?找死呀?”她被這種蠻不講理的話氣炸了,憤憤地回應說:“你這是惡人先告狀!”

車主搖搖頭,“嗬嗬”冷笑兩聲,便開車疾馳而去。

韓筱雯按址找到一座豪宅。豪宅在人行道邊和左鄰右裏建築了約五尺高的圍牆,圍牆上端是尖銳的鋼柱。往裏麵看,豪宅前麵是個大草坪,旁邊種植各種花卉,草坪中央有一個噴水池。街邊的圍牆有兩扇閘門,右進左出,像倒臥的U字,汽車可以從右門駛入,順序停下,然後從左門駛出。韓筱雯在閘門外按了兩下門鈴,裏麵一名婦人在對講機中問:“誰?”

韓筱雯對著對講機回答道:“我是韓筱雯,是來見工的。”

閘門“噔”一聲打開了。韓筱雯進了門,沿著大草坪右邊的車道進去,再上幾級石階,才到豪宅的大門外。一個中年婦人把大門打開,站在她的麵前,淡淡地說:“進來談。”

自稱譚太太的婦人領著韓筱雯進門到了大廳右側一間會客室,坐定後問韓筱雯:“你這麼年輕,還是個學生?”

“我是個留學生。”

“現在在哪所學校念書?”

“在州立大學。”

“是公派還是自費?”

“自費。”

“不容易呀。來美國多少年了?”

“今年是第三年了。”

“你有打掃衛生的經驗嗎?”

“經驗談不上,應該不難吧。”

“我們這房子比較大,樓上有四間臥室、兩個浴室,樓下一個大廳、一個小禮堂、兩個會客室、一個浴室,打掃起來還真挺費勁的,你不怕辛苦?”

“不怕!要賺錢付學費,為生活,多辛苦也要做!”

“我丈夫還在國內做生意,常來常往,我兒子在斯坦福大學念書,周末回來住。”

“我想問,如果我做這份工作,每周上班幾日?每次工作多少小時?”

“暫時每周工作兩天,每次工作約5小時。”

“工資呢?”

“每小時10美元。”

韓筱雯算算,一個月也隻有400美元左右,僅夠付房租,食用和學費問題還未能解決,便對這豪宅的主人說:“不能多給一點嗎?”

主人說:“我們還雇用了一名廚師,每星期六、星期日為我們母子做兩頓晚飯,我們經常在周末請貴賓吃晚飯,如果你願意協助這位廚師做飯,我可以考慮每個月另外給你多加400美元。”韓筱雯最後和譚太太談判的結果是,逢星期六、星期日下午2時上班打掃衛生兼協助廚師做晚飯,工作最長時間每次不超過8小時,也就是說,她必須不遲於晚上10時下班,月薪現金900美元。

離開這棟豪宅後,韓筱雯在返回住所路上,一路琢磨譚家的闊氣。她曾在一份廣告雜誌《加州豪宅》上看過,聖法蘭西林的豪宅,價值最低的也要上百萬美元,個別豪宅每棟價值上千萬美元。新移民的譚家,可真稱得上是個富豪之家了。哪來這麼多錢呀?她心裏暗自問。

韓筱雯返抵住所時,她的二房東詠梅聽見她進門,便拿著做好的咖喱雞送過去。自從她把姻親公寓分租給韓筱雯後,常常有機會和她聊天,了解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自費來美國留學的學生的艱苦情況,她非常佩服這些自費留學生的拚搏精神。記得韓筱雯曾經跟她說過,她出國時隻能兌換40美元,因為當年祖國外彙儲備奇缺。詠梅當時就心想:這區區40美元,到了美國,在機場叫一輛出租車到她要去的地方都不夠付車費!如果沒有親友支持,怎麼活呀?

韓筱雯接過詠梅送來的熱辣辣、香噴噴的咖喱雞,連聲道謝。

詠梅關切地問韓筱雯:“這麼晚才下課?”

“不,早下課了。”韓筱雯回答道,“我去見工。”

“有著落了嗎?”

“已經落實了,下個周末上班。”

“這就好,學費問題解決了,你大可以安心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