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1 / 3)

二十二

舊金山這一天的天氣出奇的晴朗,平時煙霧彌漫、冷氣撲麵的自然現象驀然消失了。暮春的寒意似乎已經無聲無息地被初夏的溫暖所驅散。

胡小慧在她的生父何富、詠梅、劉珍、何莉莉和趙康妮等人的陪同下,走進舊金山選務處,辦理登記參選手續。本市各中英文報刊派來的記者,早就已經在等著她的到來。胡小慧向選務處的書記遞交了8965名選民支持她參選的簽名,這是她決定競選市議員後在彩虹互聯網的協助下所收集到的簽名,如果這些簽名經選務處核實無誤,5000多美元的參選登記費,她就可以免付大部分。她在參選表上填寫了所有問題,並鄭重地簽了名。之後記者們便紛紛向她提問。

英文《紀事報》記者搶先問胡小慧:“看來你很年輕,你有從政經驗嗎?”

“我是沒有從政經驗,經驗是可以慢慢積累起來的。”胡小慧坦率地回答道。

“你的勁敵是現任市議員哈裏遜,他的年齡比你大得多,他的從政經驗也比你豐富得多,你憑什麼挑戰他?”另一記者問。

“憑我有為市民服務的誠心、決心和信心。”

“這些都是空話,能說服選民嗎?”

“這不是空話,這是我行動的指南。”

代表《金門僑報》采訪的羅少漢問胡小慧:“如果你當選,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我要依法改善本市的雙語翻譯服務。”胡小慧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本市的西裔和華裔新移民,近年急劇增加,他們多數都不懂英語,所以,向這些新移民提供雙語翻譯服務,是當務之急。”

“我們不是已經向選民提供雙語選舉資料了嗎?”一位記者糾正胡小慧。

“這還不夠,”胡小慧說,“市政府許多部門都缺乏雙語翻譯服務,一些不懂英語的市民求助無門。我們必須改善這種情況。更何況,這些新移民要多年以後才有投票權。”

“你認為單憑改善雙語翻譯服務就能擊敗哈裏遜?”一位自稱是少數族裔周報的記者問。

“當然不是。”胡小慧說,“我的政綱很具體,照顧小商業的利益,改善日落區的交通,美化商業街區的街道,改善停車情況,在公立學校加設英語班,幫助新移民補習英語,等等,詳細資料都可以在我的網站瀏覽到。”

站在胡小慧身旁的何莉莉立即把她帶來的中英文文宣分發給各記者,每份文宣上都印有胡小慧的競選網址。

一位記者念著文宣上十分引人注目的口號:“新麵孔,新眼光,新思維,新希望!”連連點頭道,“有意思,有意思。”

次日,各報均以顯著版麵刊登了胡小慧參選市議員的新聞,並同時發表了現任市議員哈裏遜的回應。他以極刻薄及戲謔的語氣回答記者的提問:“我早就聽說有個重量級人物挑戰我了,原來是個大腹便便的女人!的確很夠斤兩呀!”

胡小慧讀了當日的報道後,又好氣又好笑。她立即召開記者會,向哈裏遜發出挑戰書,要他站出來,公開辯論政綱。她嚴正地說:“哈裏遜先生無論年齡和從政閱曆都是我的前輩,沒料到他竟說出這種自傷人格、汙蔑選民智慧的蠢話!如果他向選民端不出牛肉來,隻會向他的對手進行人身攻擊,這真是很可悲的事情!”

但是,哈裏遜擺老資格,不理會胡小慧的挑戰。他堅信以他多年任市議員的表現,會得到本選區選民的支持,不必花時間和精力與初出道的對手糾纏,他認為這樣做會損害他的聲譽。他堅持按兵不動,不作出任何回應,讓對方焦躁難耐,看看有什麼動靜再出奇招。

胡小慧登記參選後,逢星期一、三、五、日,率領詠梅、何莉莉和趙康妮進行“走遍日落區家家戶戶”活動。她們除了帶備競選文宣外,還帶備選民登記表,以便幫助那些有權投票而未登記的選民。

她們先拜訪日落區商業街區的商戶。許多商戶都已經張貼出胡小慧競選市議員的海報了。這是彩虹互聯網的成員前兩天在征得商戶老板同意後才張貼起來的。胡小慧走進一家華人經營的燒臘店,自我介紹說:“我是胡小慧,我競選市議員,希望你支持,投我一票。”老板是姓陳的中年人,他第一句話就關切地問胡小慧:“沒想到你這麼年輕,你的對手是個老政客,你有信心擊敗他嗎?”

“有你和本選區眾多選民的支持,我一定會贏!” 胡小慧蠻有信心地回答道。

她沿著N街逐戶拜訪各商店的東主,他們都非常熱情地接見她,向她提出許多他們關心的問題。諸如:近年日落區人口激增,N街公交車的班次應相應增加;商業街區,也應設法增加停車位。N街比較寬,商業街區可考慮畫斜線停車,這樣停車位便可以倍增了。不但如此,街區頭尾中央還可以建一小島,種植花卉,不單可以美化街區,還可以改善環境。胡小慧聽了這些店主的意見,發現與自己的競選政綱竟不謀而合。她信心滿滿地對這些店主說:“你們心裏想的,正是我想要做的。希望你們支持我取得選戰的勝利,為你們圓了你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