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1 / 3)

三十一

灣景區的商業街區近期每個周末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景象。一群青年男女,穿著黃色背心,背心前麵印著“Community Harmony”一行英文和“社區和諧”四個漢字,背心後麵則印著“Neighborhood Ambassador”一行英文和“街坊大使”四個漢字。他們兩人一小組在不同的街區來回走著,不停地向行人派發傳單,解說他們的這一行動。顯然,這是夏蓮參選灣景區市議員麵向社區商戶和街坊居民的一項新招式。她這個做法獲得灣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羅拉主任和武術班教練安師父的大力支持。而這些“街坊大使”全都是武術班的學員,帶領“街坊大使”隊伍的青年,就是在中心舉辦“家庭同樂日”時向安師父挑戰切磋武功,被安師父擊倒的博比。他遵守承諾,每個周末和他幾個朋友來中心當義工,被安師父感化,成為夏蓮競選活動的得力助手。他還說服了“黑鷹幫”一些成員,一起參加了“社區和諧,街坊大使”的宣傳活動。

餘念祖一家人從大陸旅遊回來,見到灣景區這一新景象,很是開心。他見很多商店的玻璃窗內貼滿了夏蓮的照片和中英雙語文宣,就知道她已經在這個選區全麵展開市議員的競選活動了。

他派報社英文版的義務編輯瑪莉安去采訪夏蓮。她們約定星期日在夏蓮家見麵。瑪莉安和夏蓮在夏蓮家“暖房”派對時已經有過接觸,兩人一點都不陌生,談起來很是親切。

瑪莉安問夏蓮競選舊金山市議員之前做了一些什麼,問她的家庭生活,問她如果當選,她為灣景區首先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等等。夏蓮很直爽,她把她認識占美和餘念祖的過程毫無保留地跟瑪莉安說了。

“好浪漫呀!”這是瑪莉安的第一反應,“你和占美是在塞爾馬市結婚的嗎?”

“是呀,我和占美是在我們參加爭取黑人投票權利的萬人遊行示威,約翰遜總統的‘選舉權利法案’在國會通過之後的同一星期結婚的。”夏蓮驕傲地說,她好像沉浸在60年代的民權運動中了。她最後補充說:“我的中文名就是 NJ 和占美訪問塞爾馬市時 NJ 給我起的。”

瑪莉安問:“夏蓮,你可以談談你的政綱嗎?”

夏蓮蠻有信心地說:“灣景區有四大問題亟待解決:一是青少年幫派問題,二是吸毒問題,三是交通問題,四是老人問題。”

“你是說,你是為解決這四大問題而推出你的政綱?”瑪莉安問道,“你可否詳細解釋一下?”

夏蓮說:“灣景區有兩個青少年幫派,一是‘黑鷹幫’,一是‘灰狼幫’;這兩個幫派長期針鋒相對。這是灣景區治安不好的根源之一。但令警方最頭痛的是他們都被有嚴密組織的毒販利用,在社區暗地裏銷售毒品。所以,必須發動社區各家庭積極參與,教育這些青少年,才能幫助這些被利用的青少年擺脫毒販的控製。在這方麵,灣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羅拉主任和安師父功不可沒。”

“你對解決灣景區的交通問題有什麼良方?”瑪莉安問。

“在灣景區的心髒第三街興建一條輕軌,接駁舊金山市中心的市場街,這樣不僅可以繁榮商業,也可以緩解灣景區居民搭車難的煩惱。”夏蓮解釋道,又說,“至於老人問題,以及人口擁擠問題,我極力主張開發獵人角已經廢棄多年的船塢舊址,興建住房和老人的安樂居。”

瑪莉安聽夏蓮說得頭頭是道,心想她對灣景區的狀況及對民情的了解,是下過一番苦功的。事實的確如此。自從夏蓮一家人從底特律遷居舊金山之後,餘念祖介紹她認識了安師父,她便與灣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結下了不解之緣,她通過主持“家庭同樂日”活動與灣景區居民有了密切的聯係,對他們的需求逐漸加深了了解,她代表這個區競選市議員所擬定的政綱,就是來自眾多居民的心聲。夏蓮已經成為這個區家喻戶曉的名字。

采訪完畢後,夏蓮帶瑪莉安到灣景區商業街區參觀,讓她欣賞《金門僑報》義務美術編輯孫阿倫指導少年畫壁畫的情景。壁畫的主題是“社區和諧,街坊大使”,在繁忙的第三街一棟大廈的牆壁上,畫著街坊各族裔——非裔、華裔、西裔、日裔居民,親密地相互結伴穿梭於街區、公園、商場……

夏蓮對瑪莉安說:“我們計劃在這條街道以不同的題材畫三到五幅壁畫,我們已經找到了業主協商,他們已同意我們的設想。”

“這是第一幅壁畫?什麼時候完成?”瑪莉安問。

“這一幅下星期便完成了。”夏蓮說,“孩子們很有天分,孫阿倫指導有方,進展非常順利。”

“這些青少年學畫畫有多長時間了?”瑪莉安問,“他們都好像很專業的樣子。”

“他們都是在‘家庭同樂日’之後才開始學畫畫的。”夏蓮回答道。

“才一年多時間,有此成績,真不簡單。”瑪莉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