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唐廷樞——中國近代企業的先驅(1 / 1)

序言 唐廷樞——中國近代企業的先驅

晚清曆史風詭雲譎,社會變革風起雲湧。從洋務運動到維新變法,再到共和革命,充滿著屈辱和無奈,也演繹著神奇和悲壯。

洋務運動把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派領袖推向了曆史前台,也讓近代企業創建人唐廷樞走進了曆史視野。祝春亭、辛磊兩位作家創作的長篇曆史小說《大國商魂》,追記的就是洋務運動背景下唐廷樞的人生軌跡。

一、唐廷樞登上洋務運動舞台有其曆史必然性

個人的命運總是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唐廷樞登上洋務運動的舞台,是曆史和時代的必然選擇。出生於香山縣唐家村(今珠海唐家鎮)的唐廷樞,畢業於香港馬禮遜教會學校,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曾任香港法院翻譯和江海關通譯,特別在加盟英國怡和洋行並升任總買辦後,經營管理過旗下專營中國江海輪運的華海輪船公司,是晚清屈指可數的輪運管理行家。從當時曆史環境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創辦的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等係列軍工製造局,由於糜費官款、效率低下,受到頑固派苛責彈劾,社會輿論對洋務運動開展極為不利。特別是1872年創辦的輪船招商局,由於李鴻章任命既不懂輪船技術,也不懂近代輪運經營管理的舊式商人朱其昂籌辦,致使輪船局奄奄一息。在這種情況下,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隻有另辟蹊徑,將視線投向具備近代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及財力的廣幫買辦,想依靠他們闖出一條洋務實業的新路子。1873年夏,李鴻章劄委唐廷樞、廣幫首富徐潤接辦輪船招商局。

二、唐廷樞對創建近代企業製度進行了先驅性的探索

唐廷樞入主輪船招商局,在經營管理上作了一係列大膽的改革創新。仿西方的股份製公司募集資金,在募股書上對資金使用、盈利、回報等項作了明確的規定和有科學依據的大膽預測,順利完成募股計劃,使輪船招商局成為首家借助民間資金創設的官督商辦洋務局。製訂了《輪船招商章程》和《輪船招商局規》,開啟了近代企業經營管理建章立製的先河。

麵臨實力強大的洋輪公司的惡性競爭,唐廷樞臨危不懼,調動一切手段見招折招,有效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利益。呈請北洋大臣說服朝廷增撥漕米讓招商局承運;懇請各埠華商鼎力幫襯招商局;發動廣幫鄉友積極招攬客貨生意;開源節流減少普通客貨業務的虧損;審時度勢收購美國旗昌輪船公司;和英國洋輪公司太古洋行訂立齊價合同,把輪船運費恢複到競爭前的水平。唐廷樞實現了將過半的中國江海輪運航權收歸大清的宏願,中國減少數千萬兩白銀運費流入洋商的腰包。

積極進行局外投資,竭力辦好開平礦務局。科學勘礦,籌集民間資本參股經營,采用最先進的礦井設計,采購最新一代采礦機器,效法礦業最發達的英國進行經營管理,開平礦成為日後中國新型礦業的範本,唐廷樞無疑是實施近代企業製度化管理的先驅。

三、唐廷樞出局悲劇及跨越時代的遺產

招商局官督商辦的性質和近代企業自主發展的精神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唐廷樞接辦招商局初期,李鴻章最大限度地放權,讓唐廷樞按照自己的商辦思想招商經營。招商局隻設商總辦,未設官督辦。招商局度過最為困難的階段走向平穩經營的時期後,官督商辦與唐廷樞、徐潤的企業思想的衝突開始加劇。衝突的最終結果,是唐徐雙雙被逐出招商局。

唐廷樞、徐潤離開招商局,標誌著他們創建模範股份製新型企業的理想破碎,但他們身上所體現的曆代廣東商人敢為天下先的膽識仍具有強烈的時代震撼力。唐廷樞成功創辦經營中國第一家近代股份製公司,主持架設中國企業的第一條內部電報線,主持修築第一條中國人自營的鐵路,創辦中國第一家水泥廠,成功創辦並經營中國第一家西法開采的礦業;而徐潤主持創辦附設於招商局的中國第一家水險公司,創辦中國第一家機器印書局,為古老的傳統中國產業界吹進一股新風,推動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的進程。

《大國商魂》是一部忠於史實的曆史小說,作者站在大曆史觀的角度刻畫了以唐廷樞為代表的中國近代企業家的艱難創業曆程,更加深邃反照了洋務運動那段特殊曆史。以史為鑒,可知興替。相信讀者會從小說中感應到曆史與時代的脈動,產生強烈的共鳴,掩卷深思中國的過去、現在、未來。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