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激,不會嫌他做的不夠。因此當他提出建造聯通天堂與人間的高塔時,僧侶們便應允了下來。
他並不需要一座像黑塔那樣高大雄偉的法師塔,他隻需要塔內能有個比較大的房間,因為他要在裏麵布置法陣。
在戰爭開始前,他就讓人將鑿成小塊的厄運之石分發了下去,裝在小布袋子裏,說那是護身符。而他之所以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湊齊大量的厄運之石,除了伊斯坦附近的礦場填埋了很多寶石到墓地裏之外,還有個原因是很早以前他就將此作為施展神跡的道具,叫僧侶們去準備了,後來僧侶們說他要的東西湊不齊,其中便包括大筆數量的厄運之石。
那是因為他寫的數量其實遠遠超過這一次戰爭所需要的。
戰場上殺伐無數,無論是守軍還是攻城的伊斯坦人,都有大量的人殞命,而他們死亡的那一刹那,他們的靈魂就會被吸到厄運之石中。這些吸飽了靈魂的寶石顯得更加閃耀奪目,明媚動人。打掃戰場的時候,它們被收集起來,裝進箱子裏,送到了煉金大師艾布拉姆在聖城內選定的居所裏。
他吩咐艾布拉姆做一個指令係統,每個部分的設計圖他已經有了,並且叫了一大批手工藝人去雕琢寶石,將法陣刻上去,但他缺一個可以居中指揮,協調各個部分的中央控製係統。大師對於設計這樣一套結構精妙的儀器非常感興趣,毫不含糊地答應了下來。而他對艾布拉姆的能力也有著足夠的信心。
三天劫掠之後,聖戰軍將搶到的大部分東西都獻給了寺廟,讓僧侶們樂得合不攏嘴。他們將大筆的資金都用在建設城市上了,清理街道,修葺房屋,填補城牆上的缺口。由於聖戰的號召,阿卡莎大陸上除了新月國度以外的國家也湧現出了一大堆想要參與到聖戰中的信徒,他們經過長途跋涉來到聖城,而戰爭已經結束,於是他們就成了聖城建設的工人,為了獲得永久在聖城居住的資格,他們做什麼都願意。
聖城是所有宗教的聖城,並不僅僅是庫薩教或者瓦倫西亞教。這個世界幾乎每一個教派,無論它們被成為正教還是異端,都會想辦法在聖城弄一個總部,並且幾乎所有的宗教組織也都會在聖城設置一個辦事處,任何進入聖城的軍隊都不能將這些人驅逐,也不能傷害它們。畢竟沒有哪一批人可以在聖城裏永遠駐紮下去,當他們被更強大的對手趕走時,總是希望自己留在聖城裏的人不會遭到迫害,因此宗教人士在聖城都是默認不能受到傷害的。
他將聖城大概分為三個區域,內城就是這些宗教人士工作的地方。這裏的每一塊磚都能在某個宗教的經典中找出對應的寓意,每一隻鴿子它們的祖先都曾經跟聖人接觸過,說不定還被畫在了宗教壁畫當中,因此內城的建築隻能修,不能拆,隻能增,不能減,他要求僧侶們在修複內城的時候盡可能地小心,最好能征求占據那塊地盤的宗教組織的人的意見,不要因為他們是異教徒就不尊重他們。這樣的舉措讓內城獲得了和平與安定,雖然宗教矛盾尖銳到一觸即發,但大體還能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
外城是過去瓦倫西亞人居住的地方,現在變成了伊斯坦人的住所。這裏的建設工作欣欣向榮,每家每戶都在修繕著寺廟分給自己的房屋,去掉異教徒的裝飾,換成庫薩教風格的。他依照庫薩教的傳統,將一個區域的人編排到一起,他們需要共同修建和維護一些公共設施,像是清理下水道,栽種植物,並且他們會在同一個食堂吃飯,食物是免費的,可以隨便取用,除了魚一次隻能拿一條之外。這些人也會到同一個寺廟裏集會,聽同一批僧侶講經,以及宣布最新的政策。他們的孩子也會去同一所學校。這樣一來,伊斯坦人就被按照居住的地方被劃分成各個社區,直接由僧侶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