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 / 2)

尋找浮躁情緒的答案

在控製情緒的時候,最大的障礙就是心情的浮躁。浮躁是現代人的一種通病,其中包括嫉妒、虛榮、目光短淺,甚至有不切合實際、好高騖遠等一係列的心理狀態。  不管做什麼事,總是想馬上得到回報,或者收獲成果。初次創業者容易出現這種心理狀況;初入職場者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有的人光想幹大事,幻想一夜成為百萬富翁,卻沒有任何行動。他們的心情根本就無法平靜下來,心浮氣躁,看什麼都想去撈一把,猶如猴子掰玉米一樣,掰一個丟一個,最終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那些煩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適應現實的世界,而跟周圍的環境脫離了所有的關係,退縮到自己的夢想世界,以此來解脫自己心中的憂慮,使精神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對於精神失常這個現象,恐怕至今沒有多少人知道全部的答案。據醫學專家和心理學家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是由於浮躁或憂慮造成的。當這種心理狀況出現,比較理想的解決辦法,就是冷靜下來,仔細思索: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最想要的?哪一個方麵才是自己的出路?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並認真思考,自己往往能找到答案。  一個平時學習差的學生考試作弊,我們可以斷定其為本位浮躁;一個平時學習很好的學生恃才放曠,社會公論認為其客位浮躁,但還好,這僅僅是單個個體。如今,誕生了普遍意義上的科技浮躁,誕生了普遍意義上的學術浮躁,教育浮躁又怎能幸免於難——當整個社會都多少沉浸在一種浮躁的氛圍裏時。社會已進入科技發達的21世紀,許多新鮮的外來事物都紛紛地湧了進來,花花世界難免會對人產生極大的誘惑,而這極大的誘惑,就會使人變得浮躁不安。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你越著急,就越難成功。因為著急會使你失去清醒的頭腦,結果,在你奮鬥過程中,浮躁占據著你的思維,使你不能正確地製訂方針、策略以穩步前進。  一個星期天,王竹去了趟人才市場。當時,正值招聘高峰期,你擠著我我擠著你,那真叫人多。人才市場是王竹常去的地方,倒不是想去另謀工作,隻是想去看看那個聚集著不同層次人的小社會,也感受一下當今的競爭與壓力。王竹於是依舊選了一個攤位點停了下來,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上到四十多歲,下到二十歲左右,形形色色,不停地在比較著大白紙上的招聘單位。王竹看上的這家單位還算是不錯的了,招對外文秘,但是需要有很強的英語能力,上班地點也不錯,位於繁華地段的金港大廈。當然前來應聘的大多是大學生,手持英語六級或專業八級證書,敲門磚算是有了。可當主考官要用英語和他們對話時,大多數人卻結結巴巴,沒有應有的流利水平,不禁讓人大失所望。主考官搖了搖頭,隻說了幾個字:現在的年輕人都太浮躁!

所以,隻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才不會盲目地讓自己奔向一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目標,而是踏踏實實地去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即使當目標確定,你也不能性急,而要一步一個腳印地來,性急怎能吃得了熱豆腐?!如果你能把浮躁的心態平靜下來,使它變成一種追求幸福的深深渴望,那麼,這種“浮躁”就是有用的,有助於你走向生活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