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段(1 / 3)

爺也是這樣說。最近這段時日珠兒竟是一點點長大了,懂得照拂人,身子也強了許多。考慮到她如今已是十七歲,再不議親事業說不過去了,正好身邊有這麼一個好人物,定下來便是順理成章的。卿然那孩子自己看著是個穩妥的,今後還能鎮著珠兒些。定國公府與自己世代交好,斷沒有婆婆、太婆婆為難珠兒的道理。如此一個好歸宿,也能安心了。

看看朗哥兒和珠兒這樣感情深厚,王氏心中欣喜,更為女兒的未來多了點信心。讓這兩個孩子一處頑吧,自己就不摻和了。王氏想著,回身順著長廊又走回了安順園。

“太太,老祖宗說請您過德順園去一趟。”老祖宗身邊的丫鬟去安順園傳話,知了太太去了三小姐的暢音園,便順著長廊來尋,正好碰見。

“知道了,這就一起去吧!”王氏聽見老祖宗喚自己,怕是跟籌備明珠這丫頭的婚事有關,答應便走了。

“你小子行啊!不聲不響便和安國公府那明三小姐定了親事!連我都不說。”李世彰約段卿然出來喝酒,便拿著段卿然的親事打趣。

“那難不成我還要在腦門子上刻上字,說我定親了?”段卿然聽了這話並無什麼反應,隻是回道。

“你明知我不是這意思!”李世彰放下酒杯,得色道“你可知那明三小姐在京城的名頭?是難得的佳人,你可是有豔福了!”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被人口中傳的如此好,怕是沒有多少是真實的。”段卿然倒是淡然答到。

“你懂什麼?我這消息可不是說像那起子人傳花魁一樣得來的。真正的大家閨秀哪是滿大街隨便什麼人都能議論的。我那娘整日介說哪家的小姐出眾,哪家的小姐登不得台麵。這命婦們口中好的,自然錯不了。”

“那又如何?不論是怎樣的人,我的要求便隻是能看顧好家,打點好府裏的事,我能付出給她的不多,便也不會苛刻要求她。”

“你怎麼就不明白?別人都開始新的生活了,你也不應該活在過去。珍惜眼前才是道理!往日你那樣一個通透的人,怎麼轉不開這個彎子。”

“正是因為轉開了這彎子,我才會說這樣的話。不論是誰嫁進來,便都會是我定國公府的長房長孫媳,是我的妻。除了這身份地位我能給,別的我給不起。”

“往日我再是個混不吝,對於婚事我也有自己的主張。若是你的主張就是這樣,娶個媳婦進來盡職盡責,我也不能勸你改變些什麼了。”李世彰拿段卿然沒辦法,固然段卿然從小便老成持重,聰明早慧,可感情、婚事上卻是個認死理的。別說自己沒辦法,他那一大家子人拿著也沒轍。隻盼著那明三小姐是個知情識趣的,把這頑石敲明白。

坐在回定國公府的馬車裏,段卿然想起了明珠,以後她便是自己的妻了。還記得小時候自己隨祖父去安國公府,在花園中遇到的那個丫頭,一張粉雕玉砌的小臉著實招人喜歡,她坐在秋千上笑得燦爛,銀鈴一般的笑聲就這樣傳出來。可誰知隻因為自己闖進去,使得秋千緩緩停住,她轉眼就能哭得梨花帶雨,惹來一大群丫鬟婆子。這樣一個小女孩轉眼間就要成為自己的妻,定國公府的當家主母!希望她能如我所願,我方能給出她期望的。

第11章 第十一章 往事

杏花從沒想過絕望中能有夫人這樣一抹溫暖拯救自己,為了守護這溫暖,讓自己做什麼都行。

三年前,李家隻是榮城的一戶普通的佃戶,若不是李大福染上了賭癮,勤勞的莊稼漢、賢惠的農婦、乖巧的女兒,再加上一個剛懂事的兒子,一家四口本應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一切都因為李大福的債主逼債上門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