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醫藝精通——寶芝林
提到佛山武術,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一代宗師黃飛鴻和他的“佛山無影腳”。與他精湛的武術齊名的,還有他的醫德,他一手創辦、苦心經營的寶芝林。曆史上的寶芝林,因何得名,緣何而起,又是如何經營、發展的?
一 少年英雄
黃飛鴻6歲開始從父習武,12歲起隨父在佛山、廣州、順德一帶賣武,兼賣跌打藥。12歲那年,他以四象標龍棍戰勝了武師鄭大雄的左手釣魚棍法,博得“少年英雄”的名聲。後隨林福成學藝近兩年,習得“鐵線拳”、“飛砣”等絕技。成年後,自創工字伏虎拳,尤采高青技藝堪稱一絕。1886年,黃氏父子在廣州仁安街開設跌打醫館(醫館後定名為“寶芝林”),既傳授武術,又給人看病。
二 一“戰”成名
初時,外人隻聞飛鴻武術了得,不信其醫術,求醫者寡。直到一日,黑旗軍統帥劉永福騎馬摔傷,久治不愈。飛鴻受好友推薦,前往治病。劉雖不知飛鴻醫術如何,但堅信他是德才兼備之人,放心讓他醫治。飛鴻見此,更盡心竭力,十天過後,劉的腿患已大好。為表謝意,劉特請兩廣總督張之洞題寫 “醫藝精通”四字,並派人將字鑲刻在木匾上,送至醫館。醫館因此名聲更著,求醫者眾。
三 公開藥方
黃飛鴻行醫濟世,救死扶傷,遇貧苦病者必贈醫施藥。體諒到勞苦大眾生活的艱辛,勞作時常常碰撞扭傷、中暑頭暈,便把自己研製的跌打藥酒驗方和防暑涼茶驗方公開,張貼於寶芝林店外,供人們抄錄回家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