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古方正藥——集蘭堂(1 / 1)

第六篇 古方正藥——集蘭堂

佛山有一家成藥店,因其古方正藥、療效確切而馳譽嶺南。它就是位於汾寧路的集蘭堂。集蘭堂,采用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以經營熟藥為主,兼營丸散類成藥,在佛山頗有名氣。其創始人潘集蘭,於清同治年間在廣州槳欄路創號,不久設分店於佛山,清末以來盛譽日高,並在香港設製藥工場,其產品銷路大增,銷往東南亞、南美等地。

一 嚴謹製藥

集蘭堂所製成藥,最重質量。為保產品質量,在原料采購上不惜重金。揀選上好的參茸、玉桂等地道藥材精製各項膏丹丸;為製純正的珍珠末,遠赴產地,采取極品珍珠;為製熊麝珠珀膏,特在四川打箭爐(地名)自辦獵場,采集麝香;為製三蛇膽藥品非蛇王滿正品三蛇不用。 蛇王滿為當時佛山負有盛名的蛇藥供應商,其獨家取蛇膽之法,極為嚴格,因此蛇膽質量最為上乘。

二 上等選料

集蘭堂除蛇膽類藥品久負盛名外,其珍珠末也極為暢銷,珍珠末的選料、製作十分嚴謹。為保證珍珠末的質量,集蘭堂的潘老先生親赴珍珠產地,雇請最有經驗的漁民采捕最上等的珍珠,定期收購、親自運送、研磨製藥。製成的珍珠末,對小兒的氣血未定、痰搐驚風之症,成人神誌不寧、驚悸失眠之症,皆有顯著功效;且有不少婦女用珍珠末外敷,可防皺抗老。

三 堅守誠信

就在珍珠末銷量日增之時,全國的珍珠產量每況愈下。為確保以慈禧太後為首的皇親貴族仍能揮霍珍珠,上等珍珠僅用於向朝廷進貢,普通商人有錢也買不到。珍珠末的貨源就此被斷。有人勸說潘老,改用普通珍珠。潘老仔細對比了上等珍珠與普通珍珠的成色、純度、成藥藥效後,為堅守誠信,終究決定停止製售珍珠末。直至民國,商人可采購上等珍珠後,珍珠末方恢複生產,古方延續銷售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