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保濟滋大——李眾勝堂
在佛山祖廟大街18號,有一座清代商鋪建築,見證了佛山成藥在動蕩年代的盛衰,它是李眾勝堂祖鋪。李眾勝堂,所製成藥有保濟丸、勝保油、保和茶等,以保濟丸最負盛名。始創於1896年的“李眾勝堂保濟丸”風行全國,享譽海外,一百多年來一直是家喻戶曉的傳統中成藥名牌產品,其創始人是佛山鎮的李兆基。
一 祖廟賣茶
李兆基通過自學和請教老中醫,掌握了一些中草藥知識。他自創配方,煎製“普濟茶”於祖廟大街擺賣。過去各行業會館均設在祖廟街,來往客商穿梭不停,初一、十五到祖廟參拜北帝的人熙熙攘攘;附近更是作坊店鋪密集,人氣甚旺。因“普濟茶”對頭暈發熱等小病頗有效驗,故小小的涼茶店倒也生意興隆。
二 南有保濟丸
後來,李兆基在原“普濟茶”配方的基礎上,研製生產了對四時感冒、腸胃不適、發熱頭痛有特殊療效的保濟丸、勝保油、保和茶。其中保濟丸最為人所樂用。隨著業務的發展,李兆基專事製售保濟丸,並改號“李眾勝堂”,門前懸掛“保濟滋大”牌匾。在他的精心經營下,保濟丸銷量猛增,國內各省,港澳及東南亞藥商紛紛前來定購。
三 樂善好施
關於保濟丸的創製,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李兆基初時與妻子在佛山祖廟大街靠賣草藥涼茶為生,雖自幼家境清貧,但勤勞善良,樂於相助。凡遇街坊鄰裏頭暈發熱,便贈以草藥或送上涼茶,分文不取;如有孤寡老人去世或窮人遇喪而無錢殯殮,他們也樂意施與棺木,協助料理後事,故深得鄉人敬重。
四 呂祖報恩
一天夜裏,李兆基在廚倉選配藥材,忽一身著道服、後背寶劍、手托葫蘆的道士立於身前,稱他為“恩公”。 見他一臉疑惑,道士朗聲笑道:“恩公不認得貧道了?貧道乃呂洞賓是也,應劫轉人世,嚐三世輪回之苦,今世壽終前有幸被恩公帶至家中施藥相助、悉心照料。現歸仙位,特贈此藥方以答謝。”李聽罷立即跪倒,虔誠膜拜。
五 仙傳秘方
忽覺強光刺眼,原是南柯一夢。回憶夢中藥方,竟可背誦如流,遂將藥方抄下,照方製成藥丸。初為自家人食用,見藥效靈驗,遂向大眾售賣,並取名“普(保)濟丸”。凡用藥者,藥到病除。據聞,李兆基每製成一批藥丸,必在內室秉燭焚香,禱告一番,“仙傳秘方”由此廣為流傳。
六 熱心公益
李兆基發家致富後更熱心公益,對無力就醫的貧苦民眾,施醫贈藥;對產後無錢補養身體的婦人,施贈薑醋。他還熱心於文化教育,1906年,他在李眾勝堂對麵的原蘇扇行會館舊址上,捐資興辦“信文訓蒙義學”,免費供本店員工子女及附近家境貧寒的小孩讀書。
七 蒸蒸日上
李兆基逝世後,後人繼承發展,保濟丸業務蒸蒸日上,除經營佛山祖鋪外,更拓展到廣州、香港開設分店。公私合營時,佛山老號合營到佛山聯合製藥廠。時至今日,佛山馮了性藥業有限公司繼承了保濟丸的生產,保濟丸成為企業名牌產品,一直保持旺銷。而香港製造的保濟丸商標仍用佛山始創李眾勝堂,並印上李兆基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