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精益求精——西鳴堂
西鳴堂,一個經營百數年的佛山成藥品牌,至今仍活躍於傳統中成藥行業。因何等機緣創辦,又有哪些動人的故事?清光緒末年,時局動蕩,治安混亂,衝突爭鬥時有發生;鄰近的佛山鎮雖有馮了性、梁財信等知名的跌打藥鋪,但患者眾而醫師少,且“遠水解不了近渴”。此時,順德人梁西鳴看準時機,於容奇北潮坊創辦西鳴堂,製售跌打成藥。
一 救治鄉民
一次,十數鄉民因反抗當地士紳而遭到報複,與士紳雇來的地痞流氓進行械鬥,十分激烈,傷殘者頗多。這些鄉民因無錢看病,隻能在家中苦熬,病情愈發嚴重。梁西鳴知道後,逐家逐戶地探望傷患,送上藥酒藥丸,悉心醫治,分文不取。
二 不懼強權
士紳對此事十分不滿,警告梁西鳴不要多管閑事。梁毫不畏懼,淡然道:“醫者,不論貧富,一視同仁。你如此趕盡殺絕,不怕惹眾怒?如鄉民群起攻之,隻會 ‘兩敗俱傷’,且為後人所詬病。”士紳聽罷,覺得言之有理,遂不做阻擾。而鄉民經過梁的精心照料,病情皆好轉。自此,梁西鳴因其醫德善行而名聲更著,西鳴堂亦成為當地盛極一時的成藥商號。
三 古方今用
21世紀初,“西鳴堂”品牌並入盈天醫藥集團下屬的廣東環球製藥有限公司。公司對經典古方進行現代工藝生產研究,開發出一係列頗具特色的中成藥產品:如將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所載“玉屏風散”改良精製成“玉屏風顆粒”,將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所載“小柴胡湯”改良精製成“小柴胡片”,將金元四大醫學家之一的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所載“生脈散”改良精製成“生脈膠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