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權衡利弊(1 / 3)

第二十六章權衡利弊

從現場回來,馬躍進把吳中友叫到自己辦公室,他想聽聽吳中友的意見。因為市四套班子中除書記兼人大主任的郝為民在中央黨校學習外,吳中友事實上是白水三巨頭之一,遇事當然要聽聽他的意見。

馬躍進氣得像頭紅眼鬥牛,呼呼喘粗氣。他把今天的事情給吳中友通報了一下,又長歎一聲,說:“唉,吳主席,你是我老大哥,幫我一把吧。我想派公安進駐,查辦毆打丁小衛的凶手,怎樣?”

“不妥,”吳中友直擺手,“此時下手,他們一定有防備,不如等等再說。”

“但不懲治幾個,他們再鬧起來怎麼辦?”馬躍進力主公安進駐。

吳中友卻認為千萬使不得,理由有三:一是那樣會激化幹群矛盾,弄不好引起更大規模的越級上訪;二是不利於下一步工作;三是法不責眾,上千號人,大海撈針,你能查到是誰打了丁小衛?

“那丁小衛不能白白挨打呀?”馬躍進知道吳中友比他更愛護丁小衛,把話說得聲情並茂。

吳中友居然說:“他自己扛著吧,誰叫他當那個管委會主任的。”吳中友似乎毫不心疼。

“那麼,大道汽車工業城是停還是不停?”馬躍進放下為丁小衛出氣的打算後,繼續請教吳中友。

這是一個燙手山芋。吳中友深知馬躍進眼下的難處,不停,在老百姓麵前的承諾放屁一樣,失信於民;停,在上級麵前的表態一紙空文。作為自認為職業政治家的吳中友此時設身處地為馬躍進著想,他這樣表述自己的觀點:“你要是對下負責,就停,官不擾民,相安無事,平平安安,你做你的太平官,不過對你的政治前途不利。你要是對上負責,就不能停,停了上級會查你欺騙組織,陽奉陰違,政治上無作為。”

馬躍進頻頻點頭,但他還是不明白吳中友是什麼態度,繼續問:“你的看法呢?”

“我要是處在你的位置,我就不停。”

“那如何向老百姓解釋呢?”

吳中友笑笑說:“你怕出爾反爾?搞政治的哪有說話算話的,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承諾。這個你比我更清楚。”

馬躍進用一陣哈哈大笑感謝吳中友對自己決策的支持和點撥,他情不自禁站起來上去握住吳中友的手,一方麵表示感激,另一方麵也是下逐客令,說:“有你老哥的支持,我就放心大膽地幹。”

送走吳中友,機要員送來一份省領導批示。馬躍進一看就火上腦門,抓起電話打給左逢源,命令他:“過來!”

左逢源跑進馬躍進辦公室,一臉嚴陣以待的樣子。

“這是誰叫報上去的?!”馬躍進咆哮著,重重地摔了機要員送來的文件夾。

左逢源拾起文件,看一眼來文,是市委辦的信息直報,一名分管政法的地級市委副書記在上麵有一段龍飛鳳舞的批示。左逢源沒有回答馬躍進的問話,恭恭敬敬把文件夾順著馬躍進看的方向放到他桌子上,自己退到一邊站著。

按照省裏和市裏規定,事關社會穩定的重大突發性事件必須在六小時內上報,但是,馬躍進主持工作以來,就這個問題三令五申,不準上報,誰報誰負責,確有必要上報必須經他本人親自簽發。然而,今天大規模農民鬧事的信息居然人不知鬼不覺地捅了上去,而且引起了地級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馬躍進沒有理由不歇斯底裏,不可能不大發雷霆。出了這種事情隻有兩種可能,要麼信息工作人員急功近利搶報上去,要麼有人暗中操縱,火上澆油,把水攪渾,渾水摸魚。看來,前者已不可能,因為馬躍進已經為此懲罰過一個信息工作人員,把那名沒有政治頭腦的小青年趕出辦公室。前車之鑒,誰敢重蹈覆轍?那麼,肯定背後有人借刀殺人。是誰?馬躍進決心要弄個水落石出。他對上報的內容已經不感興趣,單刀直入地要揪出背後那雙黑手,口頭交待左逢源:“查一查,誰叫報的?”

左逢源非常理智冷靜地回答:“是我同意上報的。我負領導責任。請馬市長處理我吧。”

馬躍進直直看著左逢源好一會兒,嘴角扯出一絲笑容說:“隻要不是別有用心,失誤總是難免的,今後在政治上要靠得住,可別東倒西歪的。好了,到此為止,下不為例。”

左逢源沒想到馬躍進這次這麼大度,聯想起別人對馬躍進的評價和議論,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獨斷專行,為所欲為,但在他看來,有時在是非曲直麵前,還是很通人情世故,從諫如流的嘛。

馬躍進邊看文件邊漫不經心問:“最近郝書記有什麼指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