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以德報怨(3 / 3)

郭興元說:“老李說得好,村裏要有健身的地方就好了!這幾年,我運動量少,胖了不少,老王也發福了。”王主任說:“現在不下地勞動,每天坐辦公室,能不胖嗎?”張桂寶說:“記得我們小時候,有跳繩、跑步、拔河、踢毽子等健身活動,現在的小孩就喜歡看動畫片?都不愛玩了。村裏的胖子多起來了,每年得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辛苦掙的錢,都花在看病上了,真不值得!”李愛民說:“咱們村幹部要與時俱進,過去主要抓生產,現在主要抓經濟,往後,我看要抓村民的健康了,生活好了,要是身體不好,錢再多也白搭!”商亮說:“李書記說得對,健康是人的第一財富,身體站起來就像一個1,要是1倒下了,我們擁有的其它東西,也就沒意義了。”

大學生就業難已是眾所周知的問題,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依然沒有改變,這使家教市場方興未艾,競爭激烈。懶人服務網的家教服務,主要針對初二、初三和高二、高三的學生,生意還不錯。一天,楊秀玲對陸強說:“陸哥,我建議把咱們家教的服務對象,提前到小學生,小學是求知的基礎階段,隻有打好基礎,才能在後麵走得更穩!”陸強說:“聽上去不錯,但給小學生補課,是不是太早了點?家長也沒這個意識。”楊秀玲說:“給小學生補課,那是夯實基礎,給初中生和高中生補課,主要是應對考試,應該讓家長理解這一點!”陸強反駁說:“如今提倡給學生減負,寒暑假期,家長逼孩子上興趣班,都會引起孩子反感,如果在小學就開始補課,他們哪有時間去玩?這樣的童年未必太枯燥太恐怖了!”楊秀玲點點頭,說:“陸哥,你說得對!我們習慣了以成人的觀點去要求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權益,我們以為為他們好,實際是我們太自私太霸道了!”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波及各行各業,很多公司在裁員和降薪,每年幾百萬的應屆畢業生,找工作愈發困難起來。農村張開懷抱,任勞任怨地接納著返鄉的民工,無形之中,中國廣袤的農村,成了這場金融危機的避難所。農民的承受力是非常驚人的,城市裏髒苦累的活,基本由他們包了,而今,他們被迫返回家鄉,日子還得過下去,種地,打零工,默默地忍受生活的磨難。

江灣村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農業村本就是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就是再怎麼危機,飯菜總歸要吃的,蔬菜的價格和銷路並沒受到影響。豬肉跌價了,五穀村的養豬戶叫苦不迭,去年看養豬行情好,不少村民一哄而上,現在行情一變,把去年賺的都賠進去了。剛剛獲得十佳大學生村官榮譽的羅佳祥,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轉眼間就灰頭土臉。商亮在《村官日記》中,抒寫了自己對現實的諸多想法,他呼籲更多的畢業生,到農村來,給人生充電,為農民服務,當村官不能升官發財,但在農村得到的鍛煉和熏陶,將受益終身。

走出校門的學子,眼見金融危機來勢凶猛,找工作比找對象還難,本來視作雞肋的村官工作,一下變成了香餑餑。有些地方,考村官不亞於考公務員,幾十個人爭奪一個名額。有些人,不是真心實意到農村工作,而是看中村官的待遇,看中將來考公務員的加分照顧,他們把村官工作當成了跳板。一些大學生來到農村基層,不知從何著手,他們什麼都不會幹,還嫌工作環境不好。商亮認為,出現這種不適應、不和諧、不默契的現象,問題根源不在農村,而在大學生,他們心裏沒有農村,又能給農村帶來什麼?

司馬琴五月中旬回四川後,沒再回來,據同去的趙燕說,司馬琴留在了老家,地震中,除了她奶奶被倒塌的房子壓傷,父母和弟弟均平安。綿陽、北川和汶川地區,很多學校在地震中成為廢墟,很多老師在地震中不幸犧牲,如今,師資力量匱乏,司馬琴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學校,充當起小學代課老師。趙燕說,司馬琴幹得很投入,盡管有一段時間沒有工資,後來也隻有六百元,比在沿海地區打工差好幾倍,但她心甘情願。司馬琴終於找到了她的人生坐標,一個人,如果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從中感到快樂滿足,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慶幸的?

小磊站在熱氣騰騰的浴盆內,身上滿是泡沫,懷梅花正在給他擦洗身體。懷梅花說:“小磊,快點洗,熱水涼了,你會感冒的。”王小磊很調皮,手上抓一把肥皂泡沫吹泡泡。懷梅花說:“過兩年,等媽媽攢夠錢了,就把這舊房子拆了,造一座漂亮的樓房,還有漂亮的衛生間,到時候,隨便你洗多久,媽都不會管你了!”小磊抓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不要樓房,我要商亮叔叔!我要聽他講故事!”懷梅花用幹毛巾擦拭兒子身上的水珠,說:“商叔叔工作忙,不能天天來看我們。”小磊忽閃著眼睛說:“媽媽,我要商叔叔跟我們一塊兒睡,媽媽睡裏麵,商叔叔睡外麵,小磊睡中間,好不好?”懷梅花把兒子抱到床上,蓋好被子,親了親他的臉,說:“商叔叔要回老家了,你叫他早點回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