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黃埔陸軍軍校政治部主任兼軍法處長,1898年出生在江蘇淮安,5歲入私塾讀書,19歲到日本留學。1921年又去法國勤工儉學,並在巴黎加入共產主義小組,1924年秋回國後即到黃埔軍校工作,這一年才26歲。
張民達,建國粵軍第二師師長,梅縣人,1885年出生在桃堯螺江村,年幼母親去世後隨嬸母生活。九歲隨父到馬來西亞,精通多國語言。1906年8月在吉隆坡認識孫中山並加入同盟會。1914年在東京加入中華革命黨。1915年返國參加華僑護國軍。1917年擔任孫中山侍衛,後入援閩粵軍任少校副官,營長,團長,旅長。1924年3月提為建國粵軍二師師長。張民達先後參加過孫中山領導的“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回粵驅桂戰爭”,打過許多大仗硬仗和勝仗,被孫中山稱為“真正的革命黨人”,“革命的中堅”。
葉劍英,建國粵軍第二師參謀長,原名叫葉宜偉,1897年出生於廣東梅縣,與張民達屬同縣老鄉。葉劍英自幼勤奮好學,天資聰穎,入三堡學堂讀書時,除精讀文史詩詞兼習軍事體育,尤精劍棍武術,故在粵軍初創期間,大得重用,曆任軍事教官、參謀。1924年張民達被孫中山提為二師師長時,張民達指名要求把葉劍英調來當他的參謀長。
彭湃,農民運動領袖、海陸豐農運創始人。
李勞工,海陸豐農軍總指揮。
加倫,蘇聯高級軍事顧問。出生於蘇聯雷賓斯克附近農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青年時代曾因積極投身蘇聯革命,組織發動麥勞希車輛製造廠的工人罷工,被沙皇暗探逮捕,並投入監獄關押了三年。出獄後參加蘇聯紅軍,由於在戰鬥中負傷,1915年退役,然後加入俄國社會民主黨。在蘇聯國內戰爭中有很多傳奇式的戰鬥。在他的指揮下,遊擊隊在烏拉爾哥薩克白匪軍後方的許多地方進行了長達四十天的襲擊,創造了打擊白匪屢建戰功的奇績。1918年9月成為蘇維埃共和國第一個被授予“紅旗勳章”的英雄。1921年相繼出任遠東共和國總司令,陸軍部長和軍事委員會主席。1924年國民黨一大以後,被派往中國參與孫中山的國民革命工作,擔任軍事顧問。
錢大鈞,黃埔陸軍學校參謀長。
莫雄,建國粵軍第二師第三旅旅長。
許濟,建國粵軍第二師第七旅旅長,原名叫許崇濟,1887年出生於廣東番禺,南京弁目學堂畢業。1912年任南京衛戍區騎兵隊長。1916年後任參謀。1918年起曆任粵軍團長、旅長。
陳銘樞,建國粵軍第一師第一旅旅長。
歐陽駒,建國粵軍警衛旅旅長。
何應欽,黃埔教導團第一團團長,二次東征時為第一縱隊隊長。
李濟深,建國粵軍旅長,二次東征時為第二縱隊隊長。
程潛,建國粵軍師長,二次東征時第三縱隊隊長。
王柏齡,黃埔教導團第二團團長。
蔣鼎文,黃埔教導團第一團第一營營長。
顧祝同,黃埔教導團第一營營長。
金佛莊,黃埔教導團第三營營長。
蔣先雲,黃埔教導團某營黨代表。
陳誠,黃埔教導團炮兵隊隊長。
範石山,滇軍某軍軍長。
胡思舜,滇軍惠州守將。
馬亮,建國粵軍第二師某營營長。
劉陽,黃埔學生軍某連連長。
葉大明,黃埔學生軍某排排長。
小呂,黃埔學生軍政治處宣傳隊隊員。
王霞,黃埔教導團政治處宣傳隊隊員。
陳炯明,潮梅粵軍總司令,字競存,1878年1月13日生於惠州府海豐縣,三歲喪父,六歲入私塾讀書,光緒二十四年(1897年)入縣學,1906年考入廣東政法學堂,1908年7月以優等生成績畢業。陳炯明早年富有強烈的民族革命意識,在政法學堂讀書時,曾領銜控告惠州知府陳兆棠嚴酷擾民的不法行為,使這位鎮壓七女湖起義的劊子手下台離任,接著在故鄉海豐倡辦“自治會”、“戒煙局”、“育嬰堂”等社會福利機構。1909年在海豐創辦《自治報》,自任主筆,常以“不均產之害”為題發表關注社會現狀和國計民生的文章。
洪兆麟,潮梅粵軍副總指揮,字湘臣,1876年生於湖南寧鄉縣西衝山,出身貧寒,很小時為求生計,以賣包子為業,故人稱他為“洪包子”。20歲時投廣東防軍永字營當兵,漸至哨長,後遇副將方綏德,同是湘人,部下所屬多為三湘子弟,力薦洪兆麟於六路提督秦秉直部下,被提為管帶,駐防惠州。
林虎,潮梅粵軍總指揮兼第一軍軍長,原名叫林隱青。1887年生於廣西陸川。1901年考入江西武備學堂,畢業後曾在桂軍服役,由於作戰勇敢,短短幾年內連續升遷,至1905年被提升為新軍營長。1906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與章士釗組建歐事研究會。1916年任護國軍長。1918年任廣東護法軍政府陸軍部次長。1919年任粵、桂邊防軍司令。1922年冬應陳炯明之邀赴港推行聯省自治。1923年被北洋政府任命為廣東潮梅護軍使兼粵軍總指揮。1924年又被北京政府委任為廣東督辦。
葉舉,潮梅粵軍各路總指揮,1881年出生,字若卿,惠州府城人,畢業於將弁學校,曾任廣東陸軍第三混成旅參謀長,第三旅旅長,在總綏靖處任參議。1913年任龍濟光部二師師長,龍濟光倒台後入陳炯明粵軍。1918年援閩戰役任中路指揮。1920年援閩粵軍返粵驅逐桂軍軍閥任中路總指揮。1921年6月援桂戰役任總指揮,戰役結束後受陳炯明委派任駐桂、粵軍總指揮,主理廣西軍事。
楊坤如,潮梅粵軍第六軍軍長,惠州城防司令,字達波,1884年生於惠州汝湖水宛村,生性驍勇好鬥,綠林出身,所部為舊桂軍,收編後任警衛軍第五營營長,駐紮潮州。1918年初陳炯明率援閩粵軍在潮集訓,楊坤如率部加入援閩粵軍任第三路第二十一營營長。1920年任粵軍第十七統領,粵桂開戰後,升獨立旅旅長,不久又被陳炯明任命為廣東警備遊擊第一路少將司令。1921年9月升任第五師師長。1923年任陳軍第六軍軍長,轄四旅兵力駐守惠州。
周潛,潮陽城防司令。
伍仁,廣州商團武裝暴動總指揮。
陳廉伯,廣州商團總商會會長。
陳恭受,廣州商團總商會副會長。
黃業興,潮梅粵軍第一軍第三師師長。
楊秉為,潮梅粵軍第二獨立旅旅長。
王定華,潮梅粵軍第三獨立旅旅長。
王得慶,湘軍第十二旅旅長。
劉誌陸,潮梅粵軍第二軍軍長。
李易標,潮梅粵軍第四軍軍長。
熊略,潮梅粵軍第五軍軍長,行伍出身,1889年出生於廣東梅縣,先後畢業於廣東將弁學堂和廣東陸軍速成學堂。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2年任廣東陸軍混成協團長,瓊崖鎮守使署參謀長。1914年任廣東警衛軍統領。1917年任援閩粵軍預備隊司令。1920年任粵軍第二獨立旅旅長。1922年任粵軍第四師師長,後任第五軍軍長。
李雲複,潮梅粵軍第三軍第二師師長。
駱風翔,潮梅粵軍軍六軍第三旅旅長。
鍾子廷,潮梅粵軍第六軍第四旅旅長。
鄧鏗,字仲元,祖籍廣東梅縣丙村,後居淡水,鄧鏗從小立誌從軍,畢業於廣東將弁學校,擔任過政法學堂的教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