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硬化性心髒病
◎心絞痛
典型症狀:胸骨後或稍左的緊窄或壓迫樣疼痛,可呈定向放射,曆時短暫,休息或含硝酸甘油片後可緩解。多發生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飽餐、受寒時。
檢查報告顯示:心電圖檢查,房室或室間傳導障礙、左心室肥大、陳舊性心肌梗死或非特異性ST—T段變化等圖形。
本病屬中醫“厥心痛”、“心痛”、“卒心痛”、“瘀血心痛”等範疇。
◎心肌梗死
典型症狀:胸骨後或心前區突然出現持續性疼痛,持續時間較長,休息或硝酸甘油製劑不能緩解;可伴嘔吐、大汗淋漓、紫紺、四肢厥冷、血壓降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檢查報告顯示:血白細胞增多,血沉加快,血清穀草轉氨酶與乳酸脫氫酶升高;心電圖示Q波異常(壞死型),ST升高(損傷型),以後T波對稱倒置(缺血型)。
本病屬中醫“真心痛”範疇。
補益肝腎藥有桑寄生、潼蒺藜、製黃精、牛膝,活血祛瘀藥有景天三七、雞血藤、桃仁、血竭、牛膝、莪術、衛矛,理氣宣痹藥有檀香、降香、砂仁,製香附、製乳香、蓽菝、枳殼、枳實、陳皮,養心安神藥有玉竹、茶樹根、熟棗仁,遠誌、龍眼肉、琥珀、龍齒、龍骨,調理陰陽藥有北沙參、玄參、淫羊藿、仙茅等,均可選用。
常用方有首烏延壽丹(丸)(益肝腎,養陰血)、瓜蔞薤白半夏湯(宣痹化濁)、丹參飲(理氣活血)、冠心二號(活血祛瘀、理氣止痛)、心梗二號(益氣、養陰、生脈)、七厘散(活血、散瘀、止痛)等。
有研究顯示,瓜蔞皮、葛根、毛冬青、川芎、丹參、三七、紅花、靈芝、仙茅、淫羊藿、補骨脂、桑寄生、菟絲子、益智仁、茵陳、金銀花、四季青、萬年青、銀杏葉、黃精、玉竹、徐長卿、崗梅、鼠曲草、前胡、杏仁、漢防己、白菊花、澤瀉、魚腥草、梔子、鬱金、獨活、鹿含草、蒲黃、金錢草、山楂、景天三七等均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穞豆衣、黃精、澤瀉、小薊、山楂、海藻、茶樹根、側柏葉、桑寄生、決明子、虎杖、車前草、杜仲、枸杞子、槐米、白蒺藜等均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牛膝可以強心;鬱金、海藻、水蛭可以預防及治療血栓形成。
降壓護心有良方——高血壓性心髒病的治療方
2010年3月,江蘇的佘先生來找我看病,佘先生患有高血壓20多年了,前一陣去檢查被確診為高血壓性心髒病。他的左心室肥大,心髒擴大;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重者陣發性心原性氣喘、咳嗽、咯血、急性肺水腫。
檢查報告顯示:尿比重低而固定,心電圖示左心室肥大。
高血壓性心髒病屬中醫“心悸”、“胸痛”、“喘證”、“勞損”等範疇,多由心、肝、腎三經虛損,肝氣鬱滯,血瘀內阻,水濕不行,上淩心肺;或腎水不足,肝陽上亢,擾及心經而致。治療時宜用補益肝腎、活血祛瘀、理氣行水等法。
我給佘先生開了藥方,基本方用製首烏、桑寄生補益肝腎、丹參、茺蔚
子、地龍祛瘀通絡,鬱金、葶藶子理氣行水。他吃了6個療程的藥病情就基本好轉了。八月劄、青皮、薤白、路路通,行水化濕藥有生薏苡仁、大豆卷、冬瓜子等均可選用。根據病情可適當加減後應用。
此外,治療高血壓性心髒病的常用方還有天王補心丹(滋陰、養血、安神)、血府逐瘀湯(活血祛瘀、理氣止痛)等。
讓心髒正常地跳動——心律失常的治療方
2009年12月,我到北京出差,某醫院心血管內科請我會診了幾位心律失常的患者。心律失常有很多類型,如竇性心律失常、過早搏動、房室傳導阻滯、心房顫動、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
心律失常的患者通常會有心悸、心前區不適、自覺心律不規則、乏力、眩暈、氣急等症狀,有的還會伴有血壓下降、心力衰竭等。心律失常的最後確診靠心電圖。
心律失常屬中醫“驚悸”、“怔忡”、“卑惵”、“厥證”、“虛勞”等範疇,多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或多種疾病引起心髒虧損,氣血不和,陰陽失調;或挾氣虛生痰,血滯成瘀而致。竇性心動過速屬心脾勞損,氣血虧虛,陰不勝陽,脈來太過,虛火妄動,擾亂心神;竇性心動過緩則為陽不勝陰,脈來不及;過早搏動責在氣陰不足,血脈失和,虛熱內生,肝陽上擾;房室傳導阻滯多由氣血不和,又挾痰瘀痹阻;心房顫動多屬心營不足,氣血失暢,心神不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多由心陽不足,脈絡瘀滯。病雖在心,但與肝、脾、腎密切相關。
治療心律失常時宜補養氣血、調和陰陽為主,兼用化痰濁、袪瘀滯以宣通脈絡。常用藥方有炙甘草湯(益心氣、補心血、養心陰、通心陽)、生脈散(益氣養陰、斂汗生脈)、天王補心丹(滋陰、養血、安神)、柏子養心丸(寧神定誌、補腎滋陰)、甘麥大棗湯(養心安神)、平補鎮心丹(鎮心安神、補益氣血)、朱砂安神丸(鎮心安神、養陰清火)、酸棗仁湯(寧心安神)、桂枝龍骨牡蠣湯(溫通重鎮、收斂心神)、苓桂術甘湯(振陽氣、抑陰邪)、桃仁紅花煎(活血化瘀、理氣通陽)、麻黃附子細辛湯(助陽通脈)、四逆湯(溫中扶陽)、保元湯(益氣健脾)、右歸飲(溫腎陽,補益精血)、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腎氣丸(溫補腎陽)、大補元煎(補元氣、養陰血)、瓜蔞薤白半夏湯(化痰降濁、通陽散結)、丹參飲(活血理氣)等。
◎竇性心動過速
① 氣虛:加太子參15克;② 血虛:加當歸10克、阿膠9克(烊衝);③ 津虧:加北沙參12克、川石斛10克;④ 痰火:加炒梔子10克、瓜蔞子12克;⑤ 失眠:加百合12克、夜交藤15克;⑥ 頭暈:加珍珠母30克、鉤藤15克(後入);⑦ 胸悶:加鬱金10克、炒枳殼10克;⑧ 足腫:加車前子15克(包煎);⑨ 心火盛:加黃連3克、竹卷心9克,或蓮子芯9克;⑩ 心神不足:加生龍骨15克(先煎)、生牡蠣30克(先煎);
11 有甲亢病史:加生地黃15克、夏枯草15
有冠心病史:加丹參15克。
◎竇性心動過緩
◎過早搏動
◎房室傳導阻滯
① 濕盛:加炒白術12克、茯苓12克;② 氣滯:加製香附12克、鬱金10克;
③ 脈見結代:去黃芪、山楂,加黨參12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
◎心房顫動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益氣養血藥有山藥、金雀根、大棗、阿膠、製首烏、雞血藤,活血祛瘀藥有景天三七、紅花、澤蘭、三七、赤芍、生蒲黃、五靈脂、衛矛,養心安神藥有茯神、靈芝、柏子仁、合歡皮、龍眼肉、遠誌,養陰增液藥有北沙參、玄參、玉竹、知母、天冬、楮實子、女貞子,補腎溫陽藥有桑寄生、肉蓯蓉、菟絲子、益智仁、杜仲、仙茅、補骨脂、鹿角片、巴戟天、鎖陽、薤子,理氣化濁除痰藥有枳殼、沉香、紫蘇梗、陳皮、厚樸、蒼術、白芥子等,均可選用。
有研究顯示,生地黃、炙甘草、麥冬、延胡索、柴胡、桂枝、茵陳、茶樹根、常山、山豆根、甘鬆、靈芝、水菖蒲、萬年青、人參等有調整心律的作用,麻黃、麝香、鹿茸、茶葉可以加速心律,柏子仁、製附子、當歸、菟絲子、石斛、徐長卿、瞿麥可以減慢心律。
心力衰竭有良方——心功能不全的治療方
2010年9月,70歲的包女士來找我看病,她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即心力衰竭,症狀有呼吸困難、咳嗽、肺鬱血重者有咯血、紫紺、頸靜脈充盈、肝腫大、下垂性水腫、甚者有胸水、腹水等。
檢查報告顯示:靜脈壓增高,重壓肝髒1/2~1分鍾後上升1~2厘米以上;X線示心影擴大、肺門鬱血、肺紋陰影加深;心電圖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