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辨證學開藥方 第四章 循環係統疾病(1 / 3)

自己辨證學開藥方 第四章 循環係統疾病

風濕熱是怎麼回事——急性風濕熱的治療方

2010年10月,珠海的嚴小姐得了急性風濕熱,來找我看病。她發熱乏力、心率增快、食欲不振,多發性遊走性關節痛,心肌炎病變。有上呼吸道的鏈球菌感染史。

檢查報告顯示: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抗鏈球菌溶血素O的濃度增高。

急性風濕熱屬中醫“痹證”、“曆節風”等範疇,多由風濕與熱相搏,瘀阻經脈而致。治法初起宜清熱化濕、祛風通絡,日久不愈邪傳入心則為心痹,治療參見“風濕性心瓣膜病”。

我給嚴小姐開了藥方,基本方用忍冬藤、知母、羌活、防風、防己以清熱、祛風、化濕,生地黃、赤芍活血通脈。她吃了2個療程的藥病情就基本好轉。

清熱化濕藥有桑枝、黃柏、晚蠶砂、秦艽,祛風散寒藥有威靈仙、海風藤、豨薟草、西河柳、烏梢蛇、細辛、麻黃、白附子、製川烏,活血通絡藥有當歸、川芎、牛膝、雞血藤、鬆節、地龍幹、牡丹皮、乳香、沒藥、紅花、桃仁、虎杖等,均可選用。根據病情可適當加減。

① 熱重:加生石膏30克(打,先煎);② 濕重:加蒼術9克、生薏苡仁15克;③ 風重:加桂枝10克、獨活10克;④ 胸痛:加丹參15克、鬱金10克;⑤ 腹痛:加生白芍15克、甘草3克;⑥ 心悸:加柏子仁12克;⑦ 心動過速:加磁石12克、麥冬12克;⑧ 心律不齊:加黨參12克、炙甘草4.5~6克;⑨ 乳蛾紅腫:加板藍根12克、西青果10克;⑩ 血沉增快:加芒硝粉12克(衝)。

此外,治療急性風濕熱的常用方還有石膏知母桂枝湯(清熱除痹)、當歸拈痛散(活血祛風、清熱化濕)、身痛逐瘀湯(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等。

頭暈、心悸趕快治——風濕性心瓣膜病的治療方

2008年12月,黑龍江的韓小姐患了風濕性心瓣膜病,來找我看病。她頭暈,乏力,心悸,心前區不適,呼吸困難,甚至浮腫、咯血、昏厥,血壓下降。檢查報告顯示:心電圖、超聲心動圖、X線檢查異常。風濕性心瓣膜病多屬中醫“心痹”、“心咳”、“咳血”、“喘症”、“心

悸”等範疇。多由“痹證”、“曆節風”等延變而來,傷及心脈所致。治法以益氣祛風、活血通瘀為主,佐以寧心、平喘、溫陽、止血、化濕等藥。我給韓小姐開了藥方,基本方用黨參、炙甘草益氣,當歸活血,丹參、紅花、桃仁通瘀,桂枝通陽化氣、溫通經脈而祛風寒濕邪。

益氣藥有炙黃芪、白術、太子參,活血藥有川芎、雞血藤、澤蘭葉,通瘀藥有王不留行、虎杖、乳香、沒藥、五靈脂,寧心藥有柏子仁、遠誌、熟棗仁,平喘藥有蘇子、旋覆花,止血藥有旱蓮草、仙鶴草、血餘炭,祛風濕藥有防風、羌活、獨活、秦艽等,均可選用。

根據病情可適當加減。

① 自汗:加煆龍骨18克、煆牡蠣18克、五味子3克;② 咳喘:加光杏仁10克、水炙桑白皮12克;③ 咳血:加側柏葉12克、藕節炭12克;量多者去桂枝,用三七粉2.1克(吞服);④ 胸悶胸痛:加鬱金10克、炒玄胡12克;⑤ 心悸較頻:加磁石30克(先煎)、琥珀末2.1克(吞服);⑥ 陰虛明顯:桂枝減量,加生地黃15克、麥冬12克;⑦ 陽虛明顯:加製附子9克(先煎)、肉桂3克(後入)。

此外,治療風濕性心瓣膜病的常用方還有炙甘草湯(益心氣、補心血、

養心陰、通心陽)、歸脾湯(補血養心、益氣健脾)、天王補心丹(滋陰、養血、安神)、失笑散(行血、通瘀、止痛)等。

肺心病是怎麼回事——肺原性心髒病的治療方

2010年3月,廣州的季先生得了急性肺原性心髒病,來找我看病。他突發性氣急、發熱、咳嗽、咯紫黑色或大量泡沫性血痰,胸痛;頸靜脈怒張和肝腫大、壓痛,甚者有心絞痛或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昏厥和血壓下降。

檢查報告顯示:血白細胞增加,動脈血氧分壓降低,肺掃描出現肺血管栓塞、缺血所造成的放射性缺損或稀疏區,心電圖改變等。

肺原性心髒病屬中醫“咳喘”、“支飲”、“痰飲”、“水氣”、“水腫”、“心悸”等範疇。初起多由外邪襲肺,肺失宣降,心肺同居膈上,肺主氣、心主血,氣血必須協調,以維持血液循環;肺病及心,勢必導致血流失暢。久病肺虛,又可影響脾、腎,脾虛則生痰聚濕,腎虛則不能納氣行水。治法平時以溫運心、脾、腎三經為主,佐以活血、行水、化痰、平喘、肅肺。如感外邪誘發,則先與溫肺、散寒、平喘、止咳、化痰、活血為法。本病嚴重時,應結合現代醫學方法搶救。

我給季先生開了藥方,他吃了6個療程的藥病就好了許多。

肺原性心髒病有急性與慢性之分,兩者的表現與治療不盡相同。

◎急性肺原性心髒病

◎慢性肺原性心髒病

典型症狀:右心衰竭者有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上腹脹痛、紫紺、頸靜脈怒張、肝腫大及下垂性水腫;呼吸衰竭者有紫紺、呼吸困難,抽搐、昏迷,或震顫、嗜唾、皮膚溫暖、潮紅,多汗,脈洪大有力。

檢查報告顯示;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高,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壓或二氧化碳結合力增高,心力衰竭對尿常規有少量蛋白、管型及紅、白細胞;心電圖改變。

本病屬中醫“咳喘”、“支飲”、“痰飲”、“水氣”、“水腫”、“心悸”等範疇。

① 氣喘:加細辛2.4克、五味子3克;② 浮腫:加濟生腎氣丸9克(吞服);③ 腎虛:加熟地黃12克、補骨脂12克;④ 陽虛:加製附子6~9克(先煎)、肉桂3克(後入)。

化痰平喘藥有款冬花、枇杷葉、金沸草、貝母、葶藶子、紫苑、百部、代赭石、白芥子、天漿殼、蔊菜、胡頹葉,行水利濕藥有生薏苡仁、豬苓、澤瀉、車前子,健脾藥有山藥、扁豆、製黃精,益腎藥有補骨脂、肉蓯蓉、桑葚子,溫陽藥有仙茅、淫羊藿、幹薑、巴戟天、鹿角片、紫河車等,均可選用。必要時,亦可酌用蒲公英、魚腥草、鴨蹠草等以預防感染。

治療肺原性心髒病的常用方還有小青龍湯(溫肺散寒,化痰平喘)、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解表)、消炎湯(清熱消炎)、真武湯(溫腎祛寒、健脾利水)、苓桂術甘湯(溫化痰飲、健脾祛濕)、蘇子降氣湯(祛痰,降氣、定喘)、參楮鎮氣湯(降逆止喘、收攝腎氣)、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參附湯(益氣、固陽、救脫)、固本湯(活血祛瘀,降氣溫中)等。

冠心病不再是難題——冠心病的治療方

2005年11月,60歲的巴先生被確診為冠狀動脈硬化性心髒病,他十分擔心,來找我看病。巴先生有心絞痛或心肌梗死,而無主動脈病變、嚴重貧血或冠狀動脈其他病變;心髒增大、心力衰竭、有缺血性心電圖改變及嚴重心律失常,而無明顯高血壓或其他病因。

檢查報告顯示:血膽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電泳測定異常,心電圖負荷試驗陽性。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髒病屬中醫“心痹”、“心勞”、“心損”等範疇。多由膏粱厚味,七情所傷,思慮勞倦,或老年體虛,摜及心、肝、脾、腎,導致氣滯血瘀,痰濁內生,陰陽失調而成。治療平時以調補陰陽、活血通脈為主,發作時可用祛瘀、化濁、宣痹、溫陽、行氣等法。證虛可兼養心、益氣、補血、滋陰、扶陽。心絞痛、心肌梗死嚴重時,可結合現代醫學治療及

搶救。我給巴先生開了藥方,他吃了6個療程的藥病情就基本控製住了。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簡稱,它包括冠狀動脈硬化性心

髒病、心絞痛與心肌梗死等幾種類型,它們的症狀表現與治療各不相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