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辨證學開藥方 第九章 骨 、 關節 、肌肉係統疾病(1 / 2)

自己辨證學開藥方 第九章 骨 、 關節 、肌肉係統疾病

健康的關節才活力無窮——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

40歲的劉女士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2010年1月來找我看病。她的病早期為遊走性關節紅、腫、熱,痛,晚期可見對稱性關節強硬畸形。日久引起消瘦、貧血、衰弱等全身症狀。

檢查報告顯示:血常規有輕度或中度貧血,活動期白細胞數可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在活動期明顯增高,血清類風濕性因子試驗在活動期多陽性,滴定價常在1∶64以上。

中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由風邪、寒邪、濕邪侵襲經絡,留滯關節,氣滯血瘀而成;日久可以累及肝腎虧虛,脾弱不為肌肉。治療時宜祛風化濕、活血行瘀、疏通經絡、滋養肝腎等法。常用方有三痹湯(祛風濕、養肝腎)、虎骨散(祛風濕、通經絡、活氣血、壯筋骨)、五靈散(活血行瘀)等。

我給劉女士開了藥方,基本方用當歸、赤芍、三七活血行瘀,桂枝、生薏苡仁祛風利濕;地龍幹、炮穿山甲、馬錢子活血水腫、通利經絡、舒筋止痛。她吃了6個療程的藥病情就基本好轉了。

祛風化濕藥有蒼術、羌活、獨活、土茯苓、製半夏、川烏、草烏、細辛、萆薢、尋骨風、伸筋草,搜風通絡藥有露蜂房、蜈蚣、全蠍、烏梢蛇、白花蛇舌草,活血行瘀藥有丹參、紅花、乳香、沒藥、水蛭、虎杖根,補肝腎藥有枸杞子、製首烏、菟絲子、潼沙苑、川斷、狗脊、骨碎補、桑葚子、黃精等,均可選用。根據病情可適當加減後應用。

肋軟骨脹痛是不是化膿啦——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的治療方

2010年3月,施女士患了非化膿性肋軟骨炎,來找我看病。她發病時突然一側胸骨旁肋軟骨脹痛,深呼吸時加劇,局部無紅腫。胸部X線檢查一般無異常發現。

非化膿性肋軟骨炎屬中醫“胸肋痛”範疇,多由肝鬱氣滯,痰瘀停留所致。治療時宜以疏肝理氣為主,佐以化痰、祛瘀。常用方有丹參飲(活血、理氣、止痛)、膈下逐瘀湯(逐瘀、消痞止痛)、金鈴子散(疏肝泄熱、理氣止痛)、四逆散(疏肝理氣、和營解鬱)等。

我給施女士開了藥方,基本方用柴胡、青皮疏肝解鬱、理氣散積,瓜

蔞子、半夏化痰燥濕、寬胸開結,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白芍、甘草緩急止

痛。她吃了5個療程的藥病情就基本好轉了。

疏肝理氣藥有路路通、川楝子、綠萼梅、製香附,化痰散結藥有浙貝母、海蛤殼、木蝴蝶、橘絡,活血祛瘀藥有丹參、蘇木等,均可選用。根據自己病情可適當加減後應用。

腰肌酸痛可根除——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

2007年3月,汕尾的田女士患有慢性腰肌勞損,來找我看病。她慢性間歇性或持續性腰肌周圍酸痛,時輕時重,與勞累及天氣變化有關,腰部活動受限製,壓痛範圍較廣泛,無固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