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歸女的寂寞陽台(3 / 3)

這些什麼都好的女人,有才有貌有身高還有大腦,往往毫不猶豫奔著西方文明世界就去了。不管鍍金有用沒用吧,她至少見識過最great 的professor,用過最fashion的products,有過一切最extreme的experience。國際政壇風雲盡收眼底,慣看股市期貨秋月春風,和行業名人喝過咖啡,和恐怖分子過過招,這確實不是土生土長的Chinese大學生們輕易能有的體驗。於是,不需要上帝說“有光”,她們就已經光芒萬丈了,唯一不圓滿的一件事,就是沒有擺脫“光棍”身份。

寂寞地從海外轉戰本土,內心已經走過千山萬水。這樣的“三高”海歸女,高智商、高學曆、高收入,西方社會的文明生活方式已經浸透了血液,深入了骨髓。回到國內,她依然是璀璨鑽石一顆恒久遠,在事業的舞台上雄心越來越大。你要她去找一個公共場合大聲喧嘩以示“爺們兒”的男人,不可能。你要她去找一個不聽安德烈?波切利專唱《愛情買賣》的大俗high,不現實。你要她找一個年輕男下屬屈就,如果不是一時衝動壞了腦子,她能豁出去?你要她去找一個活在套子裏的小公務員,她會告訴你,沒有嚐試過“裸奔”人生的男人簡直是無趣至極……

風浪見得多了,海歸女也就比一般女人更理性——那個生活中的好伴侶,最好是事業上的好partner。最好像馬雲和馬夫人,又最好是:張瑛和張先生。

正是因為有了非同一般的成長經曆,有了不俗的國際眼界墊底,海歸女一旦上去了就很難下來。比起一般的女人,海歸女的存在感更強烈,更理性,對感情的胃口也就更大。所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隻可惜,她們遇到的男人,往往隻是“站得更高,尿得更遠”。

就像《愛情連連看》舞台上的李文傑,25歲就成了世界500強企業的高管,還會說好幾國語言。在她麵前,我總忍不住緊張,就怕哪句話露了怯。而女編導和女嘉賓都愛死她了,在她們眼裏,李文傑就是一個自強自立的新時代女性標杆。我也毫不掩飾對她的欣賞,這樣一個姑娘,能放下架子,投身這種有點世俗的電視交友活動,多少能給“幽人獨往來”的精英姑娘們一點積極的啟發吧。退一步講,即便是沒有匹配的男人前來攻擂又怎樣?我看李文傑照樣也能活得挺樂。

當然,這種優秀的女極品,我也不太擔心她們的出路。成為“剩女”當然是一種出路,而遵照那個又荒謬又現實的婚姻公式: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D男娶A女,好歹你還有個D男墊底兒,甭管他成色怎麼樣,他好歹是個男人。有人願當備胎,咱就先收著吧。

如今的中國這麼開放,外國友人大量擁入,所以,再不濟可以找個老外,搞個跨國婚姻,這些老外在中國修煉多年,早就知道請女人吃飯不能AA製,也知道不能直不愣登有啥說啥,我想也就不存在那麼明顯的文化差異了。

要麼,你就找個土老板嫁了。土老板亟需喝到洋墨水,他娶了你,就會把你當神仙一樣供起來,就像供奉他的姑奶奶。

選擇都是兩難的,要麼奔精神去,要麼奔現實去。看你了。

當然,最可能的出路是,海歸女繼續在自己事業的大道上一路狂奔,迎接一波又一波高潮,看春花開秋月落,沒準就在下一個事業的轉角處,像蒸蒸日上的房地產行業一樣,你的愛情也麵朝大海春暖花開了。

當然,前提是海歸女也得對自己進行一點“降級”改造。向前一步未必是天堂,後退一步往往海闊天空。

勸您,法國蝸牛吃多了也嚐嚐夜宵攤上八塊錢一盤的炒螺螄,喬布斯演講稿看多了也?一眼《一起去看雷陣雨》,英語單詞蹦完了也學學杭州話,比如“木老老好”。沒準你就會發現,那穿著大褲衩子在街頭吃羊肉串的男人隻是發自性情,那開上手動擋桑塔納就高興得滿街轉悠的男人其實內心樸素,那在你前麵衝進電梯的男人也許真是碰到了十萬火急的事兒。

親愛的海歸姑娘,總有一天,你會愛上咱們神州大地這熙熙攘攘的人間煙火氣。那麼,融入這沸騰的生活吧!接受這隨時潛伏在你四周的愛情吧!

民間說法:剩鬥士

THE

EIGHTH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