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歸女的寂寞陽台(2 / 3)

如今我們麵對的,是海歸們荒蕪的內心世界,在身為留學生的歲月裏,他們麵對的,是一片澎湃的情感荒漠。

在海外,一個男性留學生可能是這麼想的:我拿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學位,找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工作,長得也還不錯,新租的房子也不錯,總而言之,一切都很不錯。為了把這不錯的一切推向更不錯,自然要去找一個不錯的女人。一個不錯的女人,就像一杯冰淇淋上麵的紅櫻桃,或者一杯雞尾酒杯上的檸檬片,對他不錯的生活,起到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個女性留學生可能是這麼想的:我拿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學位,找到了一個還不錯的工作,長得也還不錯,新租的房子也不錯,總而言之,一切都很不錯。可是我就是沒有一個不錯的男人,下雨沒人為我撐傘,受委屈沒人為我撐腰,情人節沒人跟我撐床,聖誕節一個人站在市民廣場看煙花,就算趁打折買一百個LV,就算往羅馬許願池丟一百八十個硬幣也改變不了孤家寡人的慘狀。

國外大學的同城BBS,往往就成了寂寞精英男女們交流的樂園。

但是,按照那個著名的說法——你沒法知道計算機對麵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條狗,你就不知道這樣尋找意中人的方法,其中是不是有誇大其詞的水分。

比如,一個男人,身高剛過172.5米,他就奔著175米那一欄填了。又或者,年薪隻有七八萬,也直接四舍五入上了十萬。明明肥頭大耳,自我描述的形象卻是“勻稱”。一個姑娘也可能滿臉雀斑,四環素牙,自我描述的相貌卻是“清秀”。又或者,你看好她有穩定的跨國大企業職工身份,誰知那國際最大最著名的西餐廳名叫麥當勞,她不過是做了兩年兼職。

身在空曠的美洲大洋洲,走路十公裏也看不見一個活物,你最可能遭遇的,就是這樣一線牽卻不靠譜的千裏姻緣。

當然,在國外那個有空氣沒呼吸有風光無美色有陽光沒溫暖的異鄉之地, who cares!管你是騾子是馬,能拉出來遛遛就不錯了。

就算你曾經有個高中時代的青梅竹馬,或是大學時代的校園戀人,一旦你變成了留學生,你還能和你的那位一路走下去海枯石爛心不變?等閑變作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呀!人人都知道異地戀不靠譜,那異國戀豈不是更不靠譜?

就算你保證再寂寞也會保持忠貞,國內的那位還等不了你呢,人家比你更沒安全感。

後路既然斷了,咱還是因地製宜就地取材,在哪兒念書在哪兒找吧,可是,也不能是個異性你就蠢蠢欲動啊,這是原則。走到天涯海角也得講原則講底線。

於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大街上,盡是落落寡歡的華人男女,特別是女青年。男青年尚且瘦死駱駝比馬大,海外不好混咱還能回國尋覓故鄉的雲呢。回歸祖國懷抱後,八九不離十是很容易“脫光”的。

可是海歸女的處境就艱難多了。一般說來,男人對於落葉歸根的渴望比女人強烈得多,骨子裏真正傳統的永遠是男人,這個你別不信。而女人一旦在海外混跡多年,喝飽了洋墨水,心裏多少就沾上了點無形的驕傲,優越感也時不時要左右你的擇偶標準。所以,留學生你是看不上的——國內女孩兒當個寶貝的男海歸,在你看來可能也就是一個行事摳搜、空染一身洋病的土鱉。ABC香蕉人你可能也看不上,交流個中文都費死勁了,夜間做個能量交換他沒準還得給你現掛一段黑人饒舌。老外自然也是一種選擇,可歸根到底的那種文化差異,不是你們倆共享一副刀叉切牛排就能解決的。想想《北京人在紐約》裏的王啟明,想想王啟明他閨女,所以,涉外有風險,結婚需謹慎!

那怎麼辦?這是一個問題。剩男越來越多,可海歸女的選擇越來越少;世界上你走過的地方越來越多,能看得上的人卻越來越少。

我有個主意,自認為不太餿。那就是,諸位海歸女,莫不如像海歸男一樣出口轉內銷,拉動內需也是硬道理,說不定你作為經濟增長點這麼一刺激,人民幣在彙率市場上還能小幅升值呢。

但海歸女麵對的問題,也是許許多多中國優質女人麵臨的共同問題,那就是:女人總不甘心找個條件比自己差的男人。

早年間大學沒有“擴招”一說,能考上大學的,就有人送綽號“天之驕子”。而如今婦女翻身得解放,“天之驕女”們更是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