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給十四阿哥治病,要不跟皇上商量一下,給十四試試看?就怕他病好了又出什麼麼蛾子……
花開的身子日日沉重,又下了幾場大雪,天冷路滑,皇上就免了她天天去永和宮請安,花開倒也樂得不去見皇太後,因此就一直窩在儲秀宮,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春節。
因為康熙皇上駕崩,這一年的除夕夜沒有什麼喜慶的節目,顯得格外冷清,不過對於花開來說,這樣最好,一家人在一起高高興興的吃頓團圓飯,還有什麼比這更開心的?
大家都聚在永和宮,皇太後雖然對花開不滿,這樣的場合也不好說什麼,大家正守歲,花開卻突然肚子疼起來……
☆、第 105 章
雍正元年大年初一寅時,花開生下一個男嬰,雖然有些早產,好在母子健康。新年伊始,皇家就喜添新丁,皇上很高興,賜此子名弘瞻。
盈月對額娘新添的小弟弟異常喜愛,天天趴到弘瞻的床頭去看,眼見他的小臉一天天的豐滿白皙起來,睫毛越長越長,眼睛也有了神采,睡醒的時候就揮動著小拳頭,盈月和悉心一逗他,他便咯咯笑,露出無齒的牙齦。
盈月笑道:「我怎麼總覺得弟弟很聰明,你看這臉上的表情,不像小侄子那麼呆呆的……」她說完,似乎想起什麼,臉上的笑容也斂了起來,悉心更是有些不安,居然還偷偷地看躺在床上的花開。
月子裡的花開雖然在閉目養神,也覺得有些不對勁兒,忙問道:「出了什麼事兒了?」
盈月忙笑道:「沒事兒,哪會有什麼事兒,是不是悉心?」
「是啊額娘,什麼都好好的……」
花開看著兩個女兒的笑容就覺得假,她皺眉道:「你三嫂可有些日子沒來看額娘了,你皇阿瑪這幾天也不高興,到底出了什麼事兒?莫不是你小侄子……」
盈月見額娘猜到了,忙說道:「額娘,這不是怕你跟著著急上火,皇阿瑪不準告訴您……」
花開一陣驚訝「真的是你小侄子歿了?既然病了怎麼不抱來讓我治?」
兩個女兒見額娘猜到了,便將事情一五一十說了「三哥說年前他一直在忙,三嫂沒怎麼提小侄子的病,他原本還以為孩子不過是偶感風寒不礙事,後來孩子高燒不退,三嫂這才急了,跟三哥說了,三哥考慮額娘的身體,就特意跟皇阿瑪求了最好的兒科太醫,結果還是不行,他才想請額娘看,偏額娘又生弟弟了……為了這個,三哥生三嫂氣呢,兩個人鬧彆扭了……」
花開對於董鄂氏倒向皇太後也有些不滿,卻怎麼也沒想到董鄂氏居然連孩子病重都不肯讓她看,看來這個人真是分不清裡外輕重,雖然弘時不是她的親生,到底是她從小養到大的,總有些情分在,再說那個粉嫩嫩的小孩子,就算是素不相識的路人,她也會出手救治,可就因為董鄂氏這個額娘的私心,竟然讓孩子沒了,花開不由痛心,對董鄂氏的成見也更深了。
盈月見額娘半晌不語,少不得要安慰她一番,事到如今,花開也沒法可想,她還是得安心坐月子。
很快的弘瞻滿月了,皇上雖然高興,考慮到康熙皇上去世未久,孩子的滿月還是不能辦,皇上對花開和孩子便覺得有些歉意,對他們母子更好了。也許是年歲大了,皇上對他這個幼子很喜愛,每天晚上都要看看小兒子。
雖然有皇太後時不時的搗亂,花開貴為皇貴妃,日子倒也順遂,再就是弘時和董鄂氏夫婦日漸離心,董鄂氏這時候想起了花開,不免找她哭訴,花開勸說了弘時幾回,可是到底還是沒用,夫妻倆漸行漸遠。
歷史的車輪滾滾,很多事可以改變,可是當一個人大限到來,誰也沒法阻攔,居住在永和宮的皇太後烏雅氏,在雍正元年五月崩逝,時年六十四歲。
自此,花開接手後宮的庶務,成了紫禁城名副其實的女主人,雖然她不是皇後,卻可以行使皇後的權利。
懂得幸福的人,比較容易知足,而懂得知足的人,自然就是幸福的,幸福與知足,是一對相輔相成的孿生姊妹,花開就是這樣的人。
因為花開喜歡圓明園,皇上便開始對圓明園大力修整,拓展原賜園,使圓明園成為最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禦以「避喧聽政」。
此後,花開便和皇上一直居住在此。
花開花落,幾經寒暑,時間到了雍正十三年八月,花開心裡異常緊張起來,如果她沒有記錯,皇上就是這一年的這個月駕崩的,雖然他的身體一直很好,可是這些年曹家被抄家、年羹堯被解職、年貴妃早亡、乃至在她治好了十四爺的眼疾之後,兄弟倆到底還是鬧了矛盾,皇上一氣之下,終是將十四爺貶去為康熙皇上的陵墓去守皇陵……
歷史的軌跡並不是輕易就能改變的,花開就怕皇上這段時間有什麼不測,便時刻注意著他,即使是他在批閱奏折的時候。
皇上因為這個,暗自詫異,這天見花開又親自送了茶點來,皇上放下手中的折子,笑道:「你以前一直反對孩子們成親太早,弘歷、弘晝他們十七八成親,你還嫌早,怎麼弘瞻才十三歲,你就急著讓朕給他定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