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君舉必書(1 / 2)

話歸長安董府,蔡琰,羊衜聽從司馬懿之言,來府求救,麵見董蒼。

入府客座,奉飲茶水,董伯青近日心情頗佳,張世平到訪贈了不少金銀,解了董府貧困,三餐肉食,桌桌滿盞,誰人不喜?

“敢問諸位為何而來?”董蒼換了新衣,眉目高昂。

蔡琰起身陳情,將蔡邕之事一一道來,懇請董府出手相助。

“這……隻怕老夫無能為力,老夫自去歲便闔門自守,不通世事,與朝中要員並無來往。不如爾等去別處問個詳情?”董蒼雖平庸,但也有自知之明。現在的長安不是董家的天下,要想活命就得低頭,大張旗鼓隻會招來橫禍。

“望伯青公,渭陽君施以援手,琰感激不盡。”

漢朝興女風,自呂後執政以來女子多可登堂入室,但蔡琰一新寡之人,左右奔波實屬不易,雙重心情難述滋味。

“唉!老夫也敬仰伯喈先生,但老夫的確束手無策,爾等且離去吧!”董蒼無奈搖頭,做的絕情。

蔡琰此刻麵容憔悴至極,景桓黨帶有政治目的的援救尚需時日,給了這女子一種前後無路的絕望感。

“蔡家姐姐且慢!”此聲不高,卻如春露滋潤人心,董白出麵了,輕步上前握住蔡琰之手。

“渭陽君!”蔡琰多日情緒得以發泄,伏於董白肩膀無聲落淚,片刻打濕了蘇氏給董白的新裙。

“姐姐放心,蔡公受大父之累落了牢獄之災,董家絕不會袖手旁觀,吾願去麵見陛下,為蔡公陳情。”

董白話音剛落,董蒼急切起身斥責:“此處沒你說話的份,且回房去。”

“父親,此事孩兒不能從命,孩兒不僅是幫蔡公,更是為陳郎。”

董白與陳道的婚約長安人人皆知,雍帝雖不言,但心中必有怨,董卓昔日欺淩劉協,藐視君王威儀,若不解開這根刺,隻恐日久雍帝因董家而厭惡陳道。

“無論你說甚,為父皆不允。”董蒼好不容易撤出泥潭,淡出皇帝視野,怎能因一個蔡邕讓董家處於覆滅之境。

“姐姐且在宮前等吾。”董白充耳不聞,扶著蔡琰向府門外走去。

“白兒!白兒!你這是要毀了董家嗎?”

“不,是救董府。”

王允再次把董家抬到了風口浪尖,時時告誡劉協:張安娶了董家之女。

也許帝王心中現在還倚重張安,倚重涼騎,但等到日後涼騎融入漢卒,張安年老力衰。飛鳥盡良弓藏之時,這條罪名可就是潑天之禍,延及子嗣。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見荀尚書府。

“什麼?渭陽君去了未央宮!大事不妙矣!伯儒快快與我去宮前阻攔。”

荀彧一念便知其中凶險,董白若無極佳口才,反而會將事情弄巧成拙,換言之,董白若在宮門出了差錯,得勝回朝的陳道會作何感想?剛剛有起色的漢室隻怕又要沉淪。家國天下與兒女情長素來有隙,荀彧不敢做深想。

“早知就不去司馬家了,司馬二郎誤了先生計策。”衛覬頗為自責的說道。

“不怪伯儒,誰讓董家出了個剛烈女,這性情與陳道確是絕配。”荀彧歎了一句,昔年荀緄忌憚閹宦,讓荀彧與中常侍唐衡之女定了親,往複十年,荀彧雖與夫人相敬如賓,但未曾嚐過這轟轟烈烈的戀情,故而起了片刻羨慕……

再表督軍校尉府,時李傕,郭汜,樊稠,張濟,楊定五人在堂中密議。

“稚然兄,王允老兒無容人之量,昔年主公在時他不過一搖尾乞憐之犬,今朝隻因兩句評議便要殺蔡公,可見此人對涼騎恨之入骨,長此以往隻恐我等性命危矣。”郭汜澆了一把火上油,王允殺蔡邕就是做給涼騎看的。

“蔡公隻不過是與主公有些交情,尚被連坐,我等若不奮起反抗,隻怕明日成板上魚肉。”張濟也有怨氣,崔琰嚴整律法,多處約束讓其極不痛快。

“士族真是貪得無厭,為公將軍心善步步忍讓,若是遇了本將,定將其殺幹淨。”樊稠咬牙切齒道。

“殺個幹淨?那讓為公一個人治朝廷嗎?幼稚之語!”楊定現在更心向景桓黨人,畢竟他與陳道扯上了親戚關係。

值此刻,一家侍叩門而入,在李傕耳旁低語了幾句。

“諸位都別吵了,本將得了牆闈消息,渭陽君去了未央宮。”

“什麼,陛下要責怪白兒,他不知道三輔有多少洛陽遷民,多少涼騎嗎?”楊定第一個坐不住了。

“且看陛下如何抉擇?若真到了緊要關頭,望諸位兄弟與傕共進退。”李傕盯著眼前木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