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曹劉(1 / 2)

三家抗雍的主力非曹操莫屬,南陽、司隸兩路兵馬折損了八萬餘,再加上九江一場水,前後不到三年曹操盡耗十數萬雄兵,且龐德破許都擄走了大量豫漢官員,以至於曹操落入了人財兩空的局麵。

而後,曹操采用削減了內務開支、大力屯田、廣納賢士,租庸調製等各項政令,豫漢才慢慢緩過元氣。

興平十一年秋,豫帝封袁尚為大將軍、袁譚為車騎將軍、孫權為鎮東將軍、劉表為鎮南將軍、劉備為左將軍、士燮為交州牧,但詔書遞達,隻有劉備、劉表二人回敬朝貢以表臣服。

興平十三年夏,冀州刺史袁尚率先向雍帝納貢,而後,揚州刺史孫權、交州刺史士燮也同向劉協納貢。

一月後,青州刺史、徐州伯袁譚也遣使入長安,自表臣屬,輝煌一時的關東同盟在各方壓力之下多數選擇倒戈,這也讓大漢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言交州。

交州從張津開始一直向雍漢納貢,士燮領交州後也未改誌向,同臣服於劉協,但士燮此番表態給有心人送了一個天大的借口。

十三年秋,劉備暗派張飛、陳到二將領兩萬兵馬沿牂柯水而下,偷渡鬱林郡廣鬱,圍城封堵消息。

而後,再攻定周、潭中、桂林三縣,如此大規模的進軍攻城,消息難作隱瞞,很快傳入龍編城。

士燮聞之,大罵劉備狼子野心,即命區景領兩萬兵馬赴布山以拒張飛,同時派使去合浦誘降關羽。

歲冬,使臣入合浦,直接向關羽挑明了來由,且許諾給關羽交趾太守,節製三軍的權力,希望關羽可以棄暗投明。

關羽也同罵劉備不仁,但又言劉備是他的舊主,他不願參與此次戰事。

使臣心如火焚,再三懇求關羽出兵相助,關羽推脫不過讓長子關平領兩萬兵馬去幫士燮守城。

繼,使臣引關平入交趾,駐於龍編城外。

十四年春,張飛下布山、阿林二城,率一萬甲士入領方縣境,恰遇區景部,雙軍戰於山前道。

張飛駕馬殺入萬軍叢中,百騎突入中軍,左右甲士見敵將神勇皆不敢攔。

遂,滿身是血的張飛將區景刺翻於馬下,交州卒見狀多跪地乞降,可歎戰力何其薄弱。

夏日,張飛再占臨塵,吞並鬱林全境,打著討伐逆賊的口號入了交趾郡。

次月,張飛逼近龍編城,關平請求士燮入城駐守,但士燮心中仍有顧慮,婉言推脫了關平。

關平佯裝憤怒,自言讓士燮一人守城,他要帶兵回合浦了。

士燮被關平如此一逼迫,也察覺到了事情的異樣,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關羽入境就是錯棋的開始,交州兵寡且惰,根本不是南中蠻兵的對手。

士燮心中仍有不憤,下令殺了那個諫言讓劉備入交州文士,自己又在堂中坐了一夜,拂曉之際自歎:這交州終是歸了劉備。

清晨,士燮佯裝淺薄,請關平入城防守,夜間又請關平飲宴,來回推了幾盞,自家喝的迷離,不願見這愁心事。

翌日,龍編城頭樹立劉字旗,關平圍了刺史府,士燮未加反抗降於劉備。

十四年秋,關平領兵占九真、日南二郡。

歲冬,劉備任李恢為庲降都督,總領南中事務,而自己則把左將軍府遷往龍編城……

再話司空府。

關東諸侯相繼與豫漢決裂,這對曹操來說無疑是噩耗,合縱的局麵惡化為孤軍,僅剩的劉表、劉備又無法給曹操助力,曹操瞬時有種大廈將傾之感。

堂中,曹操居首,下方謀臣不過十數人,與當初的百謀參議形成鮮明的對比。

“列位,袁譚也做了表態,我等左右無一盟友,孤的出路在何處?”歲初曹操還在積極籌劃各項政令推行,但現在曹操失了心勁,雍漢這個龐然大物壓的他喘不過氣。

“明公,今二袁雖同歸陳留王,但雙方自有嫌隙,可遂一擊破。”程昱思慮的片刻說道。

“二袁如今名義上是劉協的臣子,孤若攻其一,難保劉協不會後攻。”曹操失了一個許都,可不想再失陳留。

“明公,陳留王絕不會出手相助,他要收複中原,定樂見我等兵馬自耗。”荀攸開口打消曹操的顧慮,劉協自然是樂見中原諸侯相互殘殺。

“那就打二袁。”曹操拍案說道。

“明公,冀州袁尚兵強馬壯,此時不宜立敵,唯青州袁譚地廣兵稀,可做謀劃。”荀攸再言。

“又打徐州?”曹操皺眉道。

“然也,徐州土地在東,與劉協不起衝突。”程昱再諫。

曹操微微點頭:“即日發兵。”

“明公睿智。”

三日後,曹操以夏侯惇為主將,統兵五萬走小沛,入彭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