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沙之反擊(三十二)(1 / 2)

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沙之反擊(三十二)

彈痕掠過血肉橫飛的戰場,在三名日軍聯隊長驚恐的注視中,一頭墜向湘江。“轟轟轟!”連綿不斷的爆炸中,日軍在湘江上架設的三座浮橋被火光、水霧籠罩。當又一撥榴彈,也是第九戰區炮兵聯合指揮部所屬一百多門大口徑榴彈炮的最後一次齊射後,湘江上到處是燃燒的木塊,那三座日軍第四師團主力撤過湘江的浮橋已七零八碎。

兩萬多中日官兵為之血戰的浮橋就這樣被摧毀了,這對於雙方的士氣產生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也直接決定了戰局的發展。

猛烈的爆炸聲中,第74軍第58師以警衛營為箭頭發動了突擊,在無數輕重機槍、迫擊炮的掩護下,數千氣勢如虹的官兵如潮水般湧進日軍防線上近百米的缺口,而其它方向的各部發動了牽製攻擊。

“砰砰砰!”、“噠噠噠!”、“轟轟轟!”日軍的阻擊火力在中國軍攻擊鋒線上掀起漫天的血霧,怒吼突擊的中國官兵一片片栽倒,但後續的官兵卻若未見似的從同伴屍體邊掠過,迎著蝗蟲般的彈雨突擊。

第58師火力壓製陣地上,所有的機槍手、迫擊炮手都在全力射擊著,無數跳動的火焰中,一串串火舌、一道道彈痕撲向日軍防線。彈雨過處,一個個正瘋狂噴吐烈焰的日軍火力點紛紛熄火,即使部分火力點頑強的複活,也打不光一匣子彈又被壓製住。

在強大火力掩護下,不計代價攻擊的警衛營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將日軍防線狠狠剖開,後續的官兵迅速向兩側旋擊,日軍的防線如同雪崩似的開始崩潰了。第58師在付出近三分之一傷亡後,包括後勤官兵在內的還能戰鬥的六千多官兵以不可阻擋之勢從各個方向突入新塘坪。

就在第58師強攻之時,長沙城內的戰鬥也發生了轉折性變化。

奉命增援長沙城的三個團,以第74軍第57師第311團為箭頭渡過湘江進入已崩潰的長沙城北部防禦圈。

將衝來的近十名日軍擊斃之後,第311團先鋒連迅速展開以簡易防線阻擊猛撲過來的日軍。

五挺勃朗寧輕重機槍、兩門60毫米迫擊炮、八十多支7.92毫米1903式步槍構成的火力網雖然給予日軍重大的傷亡,但顯然無法擋住急於搶占渡口的日軍。

在一名日軍大隊長的指揮下,數百名日軍在付出近百名的傷亡後突入了簡易防線,雙方隨即展開慘烈的白刃戰,兵力占優的日軍很快就取得了優勢,一名名中國官兵在日軍的圍攻下倒在了血泊之中。

第311團後繼的登岸部隊顧不上整隊,以班排為單位自主的投入戰鬥,而後方的日軍也突破了數個兵力空虛的防禦節點,成群結隊的向渡口撲來。沿著裕華當而在雙方的後麵,各自的援軍正源源不斷趕來。

雙方的指揮官、雙方的士兵都知道戰鬥已到最後時刻,隻要哪方能堅持到最後,誰就能取得長沙城內戰鬥的勝利,也就有可能取得整個長沙會戰的勝利,這是一場誰也輸不起的戰鬥!

對勝利的渴望,讓雙方的官兵忘記了對死亡的恐懼!戰鬥越打越大,到處是激烈的槍聲、到處是劇烈的爆炸聲、到處是痛苦的悲鳴聲、到處是慘烈的肉搏。

決定戰鬥最後結果的是日軍一直引以自傲的戰鬥力,包括強大的火力、頑強的戰鬥意誌、強悍的單兵能力。

不過這一次,日軍絕望的發現,除了能在戰鬥意誌方麵與當麵的中國軍抗衡後,另兩個方麵全部落了下風。造成這一局麵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第311團的美式裝備、再比如日軍的體能已到極限等等。

隨著後續中國援軍在兩翼展開包抄,趕上來指揮的一名日軍聯隊長終於下達了後退命令,本來他是想將兵力撤到建築物、廢墟中進行抵抗。但這名日軍聯隊長忘記了自進攻長沙城以來,日軍一直在進行著高強度的作戰,不論是精神,還是肉體都已到了極限,之前都是憑借那股對勝利的渴望支撐著。而撤退的命令一下,日軍的精神支拄一下子倒塌了,而他們麵對的又是一支火力比他們強大、體能比他們充沛、兵力比他們多的中國軍。

撤退變成了潰退了!

無數中國官兵如影隨形的貼在日軍後麵,密集的彈雨將狼狽後撤的日軍一片片掃倒,少數大腦完全被武士道精神洗腦的軍官率領同樣一些決心為天皇盡忠的日軍自發地轉身阻擊,企圖為同伴的後撤爭取時間。

這些日軍的頑抗並沒有使中國軍的攻擊停頓一下,中國官兵迎著日軍的阻擊彈雨前赴後繼地前進著,在隨隊突擊的輕重機槍手、迫擊炮手用狂暴的火力將這些日軍的火力點全部摧毀後,攻擊鋒線漫過了日軍阻擊線。

後方傳來的震天的喊殺聲,讓仍堅守在各防禦節點上的中國守軍精神一振,在軍官們的率領下也主動出擊,猛攻被日軍控製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