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沙之反擊(三十二)(2 / 2)

這更加劇日軍的崩潰!中國軍緊隨著急於逃出絕境的日軍衝過突破口、突入日軍亂成一團的臨時防線,再趕著更多的日軍向前突擊。日軍花了大半夜,以數千傷亡為代價攻占的大半核心區域在不到一小時之內全部失守。

在接到新塘坪、長沙城內的攻擊得手之後,薛嶽命令第20、37、58軍加強對撈刀河兩岸的攻擊、命令第26、32、78、79軍加強對瀏陽河東岸的攻擊。

對著作戰地圖又凝視了數分鍾,薛嶽緊鎖的眉宇一揚,轉身朝待命的參謀道,“命令第30軍脫離當前戰鬥,向萬家山、潘家山攻擊前進!”頓了下又補充道,“告訴池軍長,不要管小鬼子小股部隊,全速前進!”

“是!”參謀敬禮迅速去傳命。吳逸誌則盯著作戰地圖連連點頭,他第一時間就明白了薛嶽的作戰意圖。湘江上的渡橋已被摧毀,第58師攻占新塘坪也沒有多大問題,湘江的日軍第4師團主力已成甕中之鱉;而瀏陽河各渡口雖無法全部控製,但在各部的全力攻擊之下,日軍的渡口已少得可憐,如日軍第10師團不及時後撤的話,也將被聚殲於瀏陽河畔。如此情況下,讓第30軍旋擊長沙城必將加速日軍的崩潰,長沙城之圍隨手而解。當然讓薛嶽做出這個決定的更重要原因是,第44軍的第149、150師主力已將汨羅江的絕大部分渡口控製,而這兩個師派出的那兩個團也正以雷霆之勢肅清新牆河和汨羅江之間的日軍。唯一可慮的是以第44軍第122師為主力的攻擊集群和得到新牆河北岸重炮群支援的日軍第34師團陷入了僵持。

“兩位長官,第44軍宋軍長來電!”機要室主任剛衝出電報室就大叫起來。興奮中又帶著緊張的聲音吸引了所有聽到喊聲的軍官們注意力。

看著小跑著過來的主任,薛嶽和吳逸誌互視了一眼,本能的預感到這個長湖鎮之戰後消失的宋炎華肯定又取得了重大戰績,不過兩人都實在想不出此次宋炎華會在哪兒動手?

“難道是攻占小塘或四六方了?”吳逸誌做出了最大膽的猜測。不過當他和薛嶽看完電報後,還是發現自己的思維太狹窄了。

臉色巨變的兩人立即撲到作戰地圖前,很快找到三荷鎮,吳逸誌親自在上麵標出了紅色標誌,圍上來的參謀們臉上無不寫滿震驚,機要主任更是激動地將第44軍直屬部隊在三荷鎮的戰果讀了一遍。

當聽說宋炎華僅以火力團、補充團、警衛營不到五千的兵力就深入鄂南,成攻摧毀日軍在三荷的軍火庫並全殲、重創日軍各兩個大隊時,指揮部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驚呼聲。

拿下三荷鎮的軍火庫,特別是那批毒氣彈,將對新牆河的作戰起極其重要的支援,但薛嶽和吳逸誌現在關心的是宋炎華部如何脫險。

薛嶽和吳逸誌親自組織了數名參謀進行推演,發現除了宋炎華所說的那條路線外別無選擇。望著在地圖上標出的那條縱貫顎南、皖西的路線,所有軍官的表情都凝固了。那可是一條直線距離就達三百多公裏的路線,更為嚴重的周邊全是敵占區,得不到任何的補給、支援!

“怎麼辦?”吳逸誌的問題也正是軍官們思考的。

想不到宋炎華部會以如此局麵再次出現的薛嶽在經曆了數分種的沉默之後,沉聲道,“立即彙報軍委會!”

薛嶽的第一道命令在所有軍官的預科之中,畢竟第九戰區對這支深陷敵後的部隊根本無法提供任何幫助,更何況宋炎華部的轉移方向是中共的皖西根據地,隻有軍委會和中共才有能力向他們提供一些幫助。

“請求軍委會命令第三、五戰區加強對當麵之敵作戰力度!”、“請求軍委會命令軍統提供支援!”一邊串的命令迅速傳達。

吳逸誌猶豫再三後才道,“伯陵,軍統在敵後的力量無法提供糧食和安排傷員,是否請求軍委會讓中共方麵提供幫助?”吳逸誌的話讓所有的軍官都沉默了下來,這些純粹的軍人一遇到政治、黨派問題都有種無力感。

“就照參謀長的意思去發!”薛嶽衡量再三後緩緩道,不過眼神中卻寫滿了憂慮,重慶那位已數次想將宋炎華置於死地,此次會同意援助嗎?

“伯陵!”看穿薛嶽在擔心什麼的吳逸誌輕輕道,“此次宋炎華部屢建奇功,委員長……”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薛嶽打斷了,隻聽他道,“將宋炎華部的戰績及處境通知給那幾個隨軍記者!”

馬上明白意思的吳逸誌立即親自去處理這件事。

又將視線回到作戰地圖上的薛嶽十分明白重慶將因自己的這封電報或者應說是宋炎華部的動作掀起怎樣的風波!

而指揮這場會戰的另一個指揮部——日軍第11軍戰鬥前進司令部則在一封封緊急電報中陷入了絕望。

(明天要參加中考教研活動,隻能爭取在明晚寫,後天早上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