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三十章 長沙之圍殲與千裏躍進(一)
首先撤退的是長沙城內的日軍第3師團及第4師團一部。夜以繼日的戰鬥幾乎耗盡日軍的最後一絲精力,一隊隊如同乞丐似的日軍抬著重傷的同伴、抱著戰死同伴的骨灰撤出已淪為廢墟的長沙城。
時間對於這支日軍已十分緊迫,守衛撈刀河的第4師團兩個聯隊在中國軍的猛攻下,已被壓縮在肖友堤至水塘坪不足兩千米的防線上死守最後兩個渡口。
師團長藤田進已將手上最後一支編製完整且機動力強的部隊——第3騎兵聯隊派了出去,除協助守軍抵擋中國軍進攻外更承擔為主力前出偵察的任務。
長沙城外東北的彭家坡上,臉上寫滿不甘的藤田進最後看了眼依舊響徹著槍聲的長沙城,他十分清楚那些奉命留下牽製中國軍的日軍最終的結局將是什麼。
增援長沙城的三個團經過數小時的戰鬥終於打通了中正路,南北兩個防禦圈合二為一。
當被援軍救醒的第8軍軍長李玉堂躺在擔架再次回到第8、74軍聯合指揮部所在的中央銀行大樓時,看到的也是殘壁斷垣,顯然也遭到了日軍的直接攻擊。
接到報告的第74軍軍長王耀武連忙率數名參謀走了出來,當兩雙大手緊緊的握在一起時,在最危險時期都沒有動搖的兩名將軍眼中都泛起了淚花,那幾名原屬第8軍的參謀更是不停地擦拭著眼角。
在李玉堂的堅持下,王耀武一行簇擁著擔架重新又回到了地下金庫。由於部隊已完全被打亂編製,電話線也基本中斷,隻能通過為數不多的電台和通訊兵的傳遞才勉強了解點戰況。參謀們將彙總的信息一一標注在作戰地圖上,代表守軍的紅色箭頭已基本恢複了長沙城的核心區域,紅藍箭頭在長沙城各處激烈的纏繞著,不過紅色箭頭想再向前延伸時遭到了藍色箭頭的強烈阻擊。
當參謀們接二連三彙報突擊失利後,李玉堂的眉宇緊鎖在一團,總感覺哪兒不對勁。一旁的王耀武歎了口氣,無奈道,“玉堂,這樣打下去也不是辦法,還是將部隊重新編組下,否則小鬼子來個反突擊要吃大虧!”
聞言,李玉堂眼前一亮,他終於知道哪兒不對勁了,各處的攻擊受挫後,日軍都沒有趨勢反擊!
聽完李玉堂的話,王耀武也是一愣,迅速思考起來。城內的日軍應有一個師團又兩聯隊,損失再大也應還有近半兵力,為什麼隻守不攻了呢?
想到這裏,王耀武激動的看著李玉堂叫了起來,“難道……”
“小鬼子撤退了!”兩名將軍不約而同的說出了這五個字!
為了證實這個判斷,王耀武立即下令,戰鬥力最強的第57師第311團集中一個營向原第九戰區司令部所在地二裏牌發動強攻。
攻擊持續了近半個小時,當官兵們在火力掩護下突入日軍防線後,很快就將僅存的數十名日軍擊斃,隨即向前搜索前進,結果小心翼翼在廢墟中穿過兩條街道都沒有遭到任何阻擊。
聽完參謀的報告,李玉堂和王耀武會心的一笑。
新的命令迅速下達,湘贛邊挺進軍第3縱隊增援的兩個團立即集中,從二裏牌缺口緊隨第311團那個營向撈刀河方向追擊,其餘各部圍殲城內殘餘日軍。
長沙城內日軍已撤退的電報傳到第九戰區司令部後,眼睛通紅的官兵們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
而對於薛嶽等高級指揮官而言,守住長沙城僅僅是第一步勝利,接下來關鍵是要如何關住大門,將日軍四個師團一口吞下。
將日軍已從長沙城撤退的信息傳達至各軍的同時,嚴令攻擊部隊加強對當麵之敵攻勢、迂回部隊加快速度。
“小鬼子第4師團插翅難飛了!”吳逸誌笑嗬嗬地朝又在研究作戰地圖的薛嶽道。
看了眼湘江西岸的日軍第4師團標誌,薛嶽淡淡的一笑,曾幾何時萬家嶺的遺憾已不複存在,一個深陷死地的日軍師團已吸引不住他的注意力。
熟知日軍戰鬥力的薛嶽知道以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將日軍第3、8、10師團全部聚殲於汨羅江以南,而是將主戰場放在了汨羅江和新牆河之間,第44軍的三個師是他最大的憑仗。
眼光移到新牆河,薛嶽眉毛一揚,沉聲道,“告訴王司令、張軍長、趙副參謀長、鍾師長,五日內必須拿下小塘、四六方、杉木橋!”
吳逸誌愣了下,要讓一個集團軍加一個軍又一個師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擊退日軍一個得到近百門重炮支援的師團在他看來的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不能恢複新牆河防線也就意味著無法全殲日軍。
薛嶽看穿了吳逸誌在想什麼,便又冷冷道,“告訴他們,我不要聽部隊傷亡人數,隻要最後結果!”
“是!”吳逸誌用顫抖的聲音應了聲親自去傳達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