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四十七章 長沙之圍殲與千裏躍進(十八)(2 / 2)

“第149、150師的!”

哦了聲,吳逸誌沒有再問,以這兩個師的戰鬥力完全有能力堅持到各軍到達抵達位置。沒想到薛嶽把他叫了過去,“逸誌,你也看下他們的作戰計劃?”

“作戰計劃?”吳逸誌不解地接過一看,馬上怔住了,這和戰區司令部製定的作戰計劃根本不同。

“這……”

沒等吳逸誌將疑問說出來,薛嶽就示意他繼續看下去。

隨著作戰計劃的一一展現,吳逸誌也如薛嶽剛才那樣表情變得異常豐富,或興奮或驚訝或迷惑。

“這斬首戰術行嗎?”

當吳逸誌看到上麵寫的以特種部隊摧毀日軍聯隊級以上指揮部時,終於忍不住叫了起來。特種部隊編製在第九戰區作戰序列之中也有,就是炮兵、工兵、通訊兵、憲兵等特殊兵種而已,這樣的兵種能單獨作戰?而且是深入敵軍摧毀指揮係統。

“思路不錯!”薛嶽卻很有興趣地分析起來,“根據以往的戰例,小鬼子的作戰意誌的確很堅韌,傷亡再大,隻要指揮係統未被打亂就能堅持戰鬥!”

吳逸誌也聽得連連點頭,當日萬家嶺一戰,傷亡慘重的日軍第6師團陷入重圍,結果就因為日軍空投了兩百多名軍官恢複了基層指揮係統才得以逃脫。不過還是那個問題,特種部隊有能力摧毀日軍中高級指揮係統嗎?

將吳逸誌表情看在眼裏的薛嶽微微一笑才道,“逸誌,第44軍的特種部隊應不是我們理解的那種編製,而是一種……”想了下,終於想到了較為貼切的形容,“是一種戰鬥力超群、裝備精良,專門執行特殊作戰任務的精銳部隊!”

“特戰部隊!”聽到這兒,吳逸誌脫口而出。

興奮的一擊掌,薛嶽連連道,“對,對,對,這名稱不錯,就叫特戰隊!”

接著第九戰區兩位最高指揮官逐個仔細分析了下第44軍的幾次經典戰例,如長湖鎮之戰、三荷鎮之戰等。果然從並不詳細的電報中發現了這種部隊的影子,因為在這幾次突襲中,無一例外都提到了摧毀日軍指揮係統。當時之所以沒有在意,一是激動,二是整個戰局緊張,現在仔細分析才感覺這不太合常理。

要知道,任何一支部隊的指揮係統都是戒備森嚴的,這也證明第44軍確實有特戰隊的存在。

“那我去通知批準他們的作戰計劃!”吳逸誌迫不及待地道。

叫住了就要去發報的吳逸誌,薛嶽苦笑著道,“戰前就授予第44軍戰場自主行動權,還要得上我們批準嗎?”

聞言,吳逸誌也苦笑起來,第149、150師能第一時間就上報作戰計劃已是很照顧司令部的麵子,要是換成親自帶數千兵力就敢深入日軍占領區的宋炎華肯定是先斬後奏。

邊打邊撤的日軍第10師團兩個聯隊在空中掩護即將因天黑返航之時終於抵達南岸不時響起槍炮聲的汨羅江。

一路的纏戰,讓這兩支日軍已是精疲力竭,兵力也隻有一半多點位而已,但他們卻不敢休整一分鍾,中國軍的先頭部隊就在一公裏之外,而主力早已撤走,如不及時渡江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這些日軍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已被主力拋了棄,在南岸接應的兩個大隊,實際上都是臨時拚湊的,以戰鬥力不強的後勤官兵為主,另外就是些輕傷員。

就在日軍剛踏上狹窄的浮橋時,南岸槍炮聲突然密集起來。

第149、150師留下的兵力也就各兩個營。第44軍的四個營就是對上日軍兩個成建製大隊也能進行對攻並將之擊潰,更何況是兩個臨時拚湊的大隊。 當夜色降臨的那一刻,騷擾攻擊變成了強攻。

為了一擊得手,自兩名營長而下,包括輕傷員在內的一千多名中國官兵全部投入了戰鬥。在輕重機槍、迫擊炮的掩護下,如潮水般從各個方向向發動突擊。攻擊兩座渡橋正麵日軍防線的兵力達到了六個連,其中包括兩個警衛連,沒有多少戰鬥力的日軍如何能抵擋住這種猛攻。

如同兩把鋒利的匕首,兩個警衛連一下子剖開日軍正麵防線,沒有一絲停頓,官兵們直撲江邊,緊隨其後的步兵連迅速向兩翼攻擊,扛著沉重的裝備、彈藥的重機槍手、迫擊炮手則不顧兩側射來的子彈也向江邊衝擊。

剛登上南岸的日軍還沒有完全展開就同警衛連迎頭撞上,憑借數量眾多的自動武器,警衛連硬是又向前突擊了兩百米,為了這兩百米,近百名精銳的官兵倒了下去。但就是這兩百米,為趕上來的重機槍手、迫擊炮手提供了有效射擊距離。

隨著一枚枚榴彈在江麵上爆炸,擠滿日軍浮橋顯現在一閃而過的火光中。鎖定目標的重機槍手們立即射擊起來,一條條火舌以固定的角度卷向目標,而迫擊炮手也調整角度,沉悶的榴彈出膛聲中,一道道彈痕掠向慘叫連連的江麵。而兩個警衛連剩下的官兵則承受著日軍瘋狂地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