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笫143節:三劍客(1 / 2)

正文-笫143節:三劍客

笫143節:三劍客

“1923年,陳公博與周佛海——這兩個曾經的中共元老,不約而同地投靠了國民黨的副總裁汪精衛。在陳公博眼裏,汪精衛不僅僅是大家公認的中國國父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國民黨內人格最高尚、最有威信的領袖,而且是自己生命中最欽佩的導師。他由衷地感激汪精衛對自己無私的資助和提攜,從此死心塌地做了汪精衛的黨羽。”——平山大俠

1、陳公博:(1892——1946年)原籍廣東省乳源縣。

汪偽2號漢奸。1921年春參與組織廣州共產主義小組,同年7月參加中共一大;1923年因投靠陳炯明而被開除黨籍;1925年加入國民黨,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主任、廣東省農工廳廳長、國民黨中央農民部部長、國民政府實業部長等職。

1938年隨汪精衛叛國投敵,曆任汪偽南京政府立法院院長、軍委會常委。1944年汪死後任南京偽政府主席、軍委會委員長、行政院長等職。1946年4月12日,以通謀敵國罪成立,陳公博被處以死刑,1946年6月3日被槍決。

2、周佛海:(1897——1948年2月28日)湖南省沅陵縣人,汪偽3號漢奸。

1920年與陳獨秀組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4年不參加黨的活動,9月中共批準周佛海脫黨。1927年任中央陸軍政治總教官、總政治部主任。1937年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蔣介石待從室第2室副主任、國民黨中央民眾訓練部部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等職。1938年9月與汪精衛投靠日本。

1940年3月30日,先後任南京汪偽政府政治委員會秘書長、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行政院副院長、上海特別市市長、中央財政部部長、警察部長、汪偽特務主任。

1946年11月7日,國民黨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謀敵國、圖謀反抗本國”罪行,判處周佛海死刑,後獲蔣介石特赦。1948年2月28日因心髒病死於南京老虎橋獄中。妻楊淑慧。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蔣介石投入70萬軍隊打了3個月後,不得不全線撤退。此役,中國軍隊傷亡達25萬人,爾後,南京、武漢相繼失守,這更堅定了周佛海對此前‘戰必敗,和未必亂’的認識,極力主張對日求和。

陳公博與周佛海相識於中共一大,爾後成為好朋友,又同時效忠汪精衛,號稱是汪精衛的左膀右臂、哼哈二將,雖然他沒有參加低調俱樂部,不過,他和低調俱樂部的成員都是民族失敗主義者,反對共產主義,並且都奉汪精衛為精神領袖,主張推汪與日本和談。”

“你說陳公博與周佛海相識於中共一大?”

“是的柳原機關長。”

“你詳細說一說。”

“說來話長。我就從五四運動說起吧, 1919年5月4日,當時還在北大讀政治係的學生梅思平,也跟著遊行隊伍高喊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闖入曹汝霖宅邸,學生們在痛打了章宗祥之後,梅思平等人一時衝動,帶頭放火燒了曹宅。

而在同一天,同樣也是北大學生的陳公博,卻表現得出奇地冷靜。他受聘為廣東幾家報紙的特約通訊記者,便尾隨著北大學生隊伍一起出發。示威隊伍來到新華門前,排成長蛇陣,在烈日的烘烤下,示威學生一個個汗流浹背。陳公博觀察了一會兒便離開隊伍,雇輛人力車回公寓去了。”

“那周佛海在示威隊伍裏嘍。”中島成子調侃道。

“不,周佛海此時正在貴國鹿兒島第7高等學校留學,不過,他很密切地關注著國內的形勢,他不但在留學生中鼓動學潮,還發起了歸國運動。”

“這3個人,現在可都是國民政府的高官那。”中島成子感歎“嗯,接著說。”

“陳公博在同齡人當中算是較有思想的人。早在1919年1月,他就正式刊行了自己的時政論文《督軍問題》,對當時的軍閥割據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心懷天下的襟懷深得國民黨元老汪精衛、廖仲愷等人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