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22日,蘇聯政府發布關於基洛夫被害案的案情通報,說基洛夫是由一個名叫‘列寧格勒總部’的組織暗害的,這個組織是由季諾維也夫反對派成員組成的。在審訊中,除尼古拉耶夫外,沒有人承認自己是這個組織的成員,也拒絕承認他們有殺害基洛夫同誌以及斯大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計劃。
緊接著一場旨在清洗黨內右傾分子的運動便開始了,它是由兩個案件的審判揭開序幕的。”
“那兩個案件?”
“一個就是對列寧格勒市恐怖中心的起訴;另一個是對以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為首的莫斯科恐怖中心的起訴審判。
“結果呢?”
“1936年1月30日,將黨內最早的一批老黨員,包括烏克蘭共和國蘇維埃第一任主席皮達可夫在內的12名中央委員、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者都處決了。從1936年夏起,大鎮壓進入高潮,發生了震驚蘇聯內外的莫斯科2次大審判。第一次是1936年8月關於‘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合總部案’。
1936年8月19——24日,莫斯科對‘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恐怖中心’,進行了公開審判。在這次審訊過程中,逼迫被告承認強加給他們的罪名。病倒在牢房中的季諾維也夫,不僅得不到人道主義的治療,而且還不讓他休息,延長審訊時間,難以忍受這種非人折磨的季諾維也夫隻好勸加米涅夫屈服,條件是斯大林當著政治局委員的麵保證不殺害他們。
斯大林答複說:‘1、法庭審判不是針對他們,而是針對我們黨的死敵托洛茨基;2、沒有在他們反對中央最猖狂的時候槍斃他們,我們為什麼要在他們願意幫助中央與托洛茨基作鬥爭時再槍斃他們呢? 3、季諾維也夫同誌和加米涅夫同誌忘記了,我們布爾什維克都是列寧的學生和後繼者,我們不想讓老黨員流血,不管他們犯有多大的罪過。
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兩人終於承認了秉承托洛茨基、布哈林一夥的指示,策劃暗殺,妄圖巔覆蘇維埃政權的陰謀。不過,在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配合內務部人員,在公開審判中認罪後,1936年8月26日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被判處死刑,並立即執行。同時被處決的還有列寧格勒市39人、莫斯科市29人、其他地區37人。托洛茨基被開除黨籍後流亡海外,”
“那第2次大審判的情況又怎麼樣?”
“1937年1月進行了第2次大審判,即‘托洛茨基平行總部案’,皮達可夫、拉狄克等17名被告除2人外均被處決。托洛茨基及其兒子謝多夫作為“人民的公敵”被指控為各種陰謀、破壞和暗殺活動的主謀。”
“托洛茨基不是在國外流亡嗎?”
“是,早在1932年蘇聯政府就剝奪了托洛茨基的國籍和公民權,他的妻子、兒子、女兒也都喪失了蘇聯公民權,1933年他的女兒齊婭伊達終於沒有逃過克格勃的魔掌,被暗殺。托洛茨基雖然僥幸跑到美國避難,但是國內可以對他缺席審判那!在國內的反對派都被迫承認了強加給自己的罪行時,流亡在外的托洛茨基卻在不停地寫文章進行駁斥,他還組織了一個國際調查委員會來審查對他的指控,由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擔任該委員會的主席。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委員會得出結論托洛茨基從未鼓動、策劃和企圖在蘇聯複辟資本主義。相反,他從來都反對任何地方的資本主義。檢察長荒謬地篡改了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前、十月革命中和十月革命以後的作用。莫斯科的審判純屬誣陷,托洛茨基和謝多夫無罪。”
基洛夫一案,引發了蘇聯的大清洗。爾後,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肅反的高潮。除了原反對派成員外,被鎮壓的還有斯大林路線的支持者。在號稱‘勝利者的代表大會’第十七次黨的代表大會上選出的139名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中,有98人被逮捕和槍決;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捕。極端悲哀的是:基督教徒們相信死後複活;而共產黨人們相信死後平反!葉若夫還殘酷地說:‘應該把這些人統統處以絞刑,因為每一粒子彈要花費14戈比’。”
柳原振雄大吃一驚,不由失聲叫道:“怎麼會有這麼多反革命分子?到底殺了多少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