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大清洗
第17節:大清洗
第17節:大清洗
“基洛夫一案,引發了蘇聯的大清洗。爾後,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肅反的高潮。除了原反對派成員外,被鎮壓的還有斯大林路線的支持者。在號稱‘勝利者的代表大會’第十七次黨的代表大會上選出的139名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中,有98人被逮捕和槍決;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捕。”
——娜達莎
1、戈裏高裏. 耶夫塞葉維奇.季諾維也夫(雷多米斯爾斯基):(1883——1934年)1901年入黨,共產國際創始人之一。十月革命後任彼得格勒蘇稚埃主席。1919年——1926年為蘇共政治局委員。1926年與托洛茨基合流,1927年被開除出黨,承認錯誤後,又於1928年重新入黨。1928年——1935年任蘇聯消費者合作社中央協會主席團成員。1935年被捕,1936年被搶決。
2、列夫. 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1879——1940年)
1917年入黨,紅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1903年曾加入孟什維克。
1917年——1927年為蘇共政治局委員。1920——1921年任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和蘇聯交通人民委員。他在簽訂布列斯特和約的整個過程中反對列寧,被斯大林逐出領導階層,1927年被開除出黨,流放到阿拉木圖。1929年去土耳其流亡。1932年被剝奪蘇聯國籍後,在國外組成第四國際。後於1940年在墨西哥,被蘇聯特工用冰斧砍死。
1934年的法令竟然規定12歲以上的兒童與成人一樣對所犯的罪行承擔責任。從此,對所謂犯罪者的審判隻憑證人的言辭便定罪,因為沒有時間進行詳細的偵察。司法機關被撇在一邊,對大批幹部的鎮壓都是由內務人民委員部這個警察機關完成的。
基洛夫同誌的遺體,很快被運到了莫斯科,1934年12月6日,斯大林同誌親自為之主持了盛大的葬禮,並為其抬棺。
接著莫斯科開庭審判,開庭後20天,1934年12月29日,尼古拉耶夫及其被起訴的列寧格勒市和列寧格勒州的黨政幹部13名‘列寧格勒中心’同夥統統被槍決了。
尼古拉耶夫的妻子,因喪失警惕而被開除出黨的米麗達也於1935年3月10日被槍決。除米麗達本人之外,她的妹妹及妹夫同時也被鎮壓。此外,尼古拉耶夫的兄弟彼得·尼古拉耶夫,米麗達的哥哥彼得·德拉烏列也相繼被捕。尼古拉耶夫的2個姐姐、堂兄也都被送進了集中營,其母則被發配到邊遠的農村居住。”
“這麼快?”柳原振雄驚呼“但是,一係列的問題和疑點並未搞清楚,為什麼就匆匆忙忙殺掉尼古拉耶夫呢?”
“唉!非常時期,非常措施。其實在此之前,已有103名前白俄近衛軍成員被鎮壓。”
“白俄近衛軍?”柳原振雄吃驚道“不是早在內戰時,就被徹底消滅了嗎?從哪兒又冒出這麼多?”
“是這樣,最初蘇聯政府斷言:殺害基洛夫同誌的凶手,是暗藏在蘇聯的西方白衛組織策劃的罪惡勾當,於是在全國展開了一場反擊白衛分子的運動,逮捕和處決了一大批白衛恐怖分子。過了半個月,蘇聯報刊又說基洛夫被害案是原反對派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派策劃的,並開始對原反對派開火。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原反對派成員被逮捕。1935年1月,對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二人進行了審判,隻是因證據不足,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沒有被判處極刑,分別被判處8年和5年有期徒刑。其餘19人也都被判處不同年限的監禁。但是斯大林同誌對雅戈達的審判結果很不滿意。
1935年聯共(布)向各級黨組織發一封密信,警告各級黨組織要提高警惕性,要求動員所有的力量去擊潰敵對分子,深挖敵人的反革命巢穴。於是,在全國掀起了一場大逮捕。
同時在1935年2月1日舉行的中央全會上,作出了由葉若夫接管內務人民委員會,並任黨中央書記兼任黨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的決定。而雅戈達隨即被以暗藏的托洛茨基陰謀分子的罪名處決。葉若夫接手後,馬上重新進行審判。葉若夫加快了鎮壓的步伐,而且葉若夫抓人、殺人都在深夜進行,莫斯科充滿了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