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華北形勢(2 / 2)

柳原振雄看完,隨即將紙條撕碎,扔進馬桶,按下開關衝掉,然後轉身離開。

中午12時,柳原振雄來到海邊,見海灣裏隻有一人正在垂釣,便用暗語問道:“閣下是在釣黃花魚嗎?”

“不,黃花魚都被鯊魚嚇跑啦。”那人轉身答道。

柳原振雄抽出短劍,那人臉色微微一變,馬上又鎮定自若地看著柳原振雄。柳原振雄攤開左手伸過去,那人將一枚姆指般大小的寶石遞過來。柳原振雄將寶石輕輕往劍把底端輕輕一按,嚴絲合縫。柳原振雄笑道:“中西功同誌,你好!”

“柳原振雄同誌,你好!”

兩人激動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中西功同誌,”柳原振雄著急地說“時間緊迫,日軍將在華北有大動作,可惜我與北平的黨組織和西北軍29軍沒有任何聯係。”

“請別當(日語老大)放心,我與他們有聯係,蘇聯紅軍總部與黨中央派我來做你的助手,早以將聯絡渠道建立起來了。”

“若頭(日語老二)太好了,這一下我們就可以發揮作用啦!另外還要給紅軍總部發報,哎,不是給你配備了一部電台嗎?”

“配的是商務電台,功率小了一些。不過,我可以改造一下,給紅軍總部發報沒問題,發往延安就不行了。”

“能給紅軍總部發報就不錯了。我們現在已經有了3個渠道。一是蘇聯紅軍總部;二是北平地下黨組織;三是西北軍29軍。你看我們開局很順哪!”

兩人相視大笑。

“中西功同誌,你回去準備一下,明天我們就去天津。”

天津海光寺中國駐屯軍司令部正在召開軍事會議。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大將劇烈地咳嗽了一陣子,有氣無力地說:“諸位,帝國支那駐屯軍將對北平中國西北軍29軍采取行動,一舉解決華北問題,現在先請土肥原君來介紹一下華北自治活動的有關情況。”

身材矮小結實、腦袋奇大、長著一個蒜頭鼻、留著小平頭、仁丹胡梳理得齊整的土肥原賢二說:“還是請胤景君來介紹吧。”

一個麵目清瘦、個子矮小的人站了起來,向與會者鞠了一躬,開口說道:“諸位,華北自治活動是從皇軍成功的從冀察兩省驅逐了國民黨中央政府的勢力之後開始的……”

柳原振雄悄聲對坐在身旁的中西功說:“胤景川是外務省中國課長,土肥原賢二的下屬。”

“1935年6月27日,在皇軍的支持下,白堅武在北平舉事,可惜被中國駐軍鎮壓。緊接著在8月,發生了‘香河事件’。這一年8月,香河縣政府宣布增加土地稅,引起了當地民眾的普遍不滿。這是一個可資利用的機會,於是在特務機關的組織下,在日本浪人的鼓動下,在日本憲兵的武力支援下,地方豪紳武宜亨以抗稅為借口,組織數千民眾衝擊縣城。

但是支那駐屯軍認為時機不夠成熟,不好把事情鬧大,遂放棄了對事件的支持,叛亂不久就被河北省主席商震鎮壓,武本人逃跑去向不明。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經曆了兩次失敗後,第三次我們把目標定在了中國灤榆兼薊密區行政督查專員殷汝耕身上,總算是小有斬獲……”

“華北自治需要有實力、有威望的中國人出頭,白堅武、武宜亨在這兩點上都不合格,所以皇軍也沒有打算對他們下太大功夫。殷汝耕比他們要好些,但是也並不理想。皇軍理想中的自治領袖首推原北洋軍閥首領吳佩字、孫傳芳,可惜他們兩人並不上鉤。其次是宋哲元、商震、萬福麟、韓複渠、閻錫山等華北非中央係將領。”

土肥原賢二插話說。

“因此,我們工作的重點,最後確定的第一號人選就是宋哲元。”胤景川接著說“外務省和帝國軍部對於策動華北自治報有極大的期望, 1935年,宋哲元擔任平津衛戍司令兼29軍軍長之後,土肥原君曾經數次與其晤麵,讓宋哲元通電全國,使華北脫離南京中央政府,宣布華北自治政府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