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憶昔宿衛明光宮(1 / 2)

作品相關 憶昔宿衛明光宮

曹寅。

生於順治十五年(1658),卒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文學家,號荔軒,又號楝亭,先世為漢族,原籍奉天遼陽(今遼寧)。自其祖父起為滿洲貴族的包衣(奴仆),隸屬正白旗,官至通政使、管理江寧織造、巡視兩準鹽漕監察禦史。善騎射,能詩及詞曲。曹寅是小說家曹雪芹的祖父。

曹寅十六歲時入宮為康熙禦前侍衛,一說曾做過康熙伴讀,曹寅與康熙這對少年君臣在幼時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也是曹寅一生深得康熙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康熙二十九年任蘇州織造,三年後移任江寧織造,康熙四十二年起與李煦隔年輪管兩淮鹽務,凡四次。康熙後四次南巡皆住曹寅家,曹寅病危時康熙特賜奎寧,並派人星夜兼程由北京送到南京,可惜藥未到,曹寅已卒。曹寅為人風雅,喜交名士,通詩詞,曉音律,主編《全唐詩》,有《楝亭詩抄八卷》、《詩抄別集四卷》、《詞抄一卷》、《詞抄別集一卷》、《文抄一卷》傳世。一說戲曲《虎口餘生》與《續琵琶》為曹寅所著。原配顧氏,早卒,後娶李煦父李士禎族弟李月桂之女李氏。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攝政王多爾袞死後被認定犯了大罪,順治將多爾袞的正白旗收歸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轉為內務府包衣,成為皇帝的家奴。這時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也由王府護衛升任內廷二等侍衛。

“內廷”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曹璽在這種地方當差,他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和皇家的人接觸,取得他們的喜歡和信任。在三年以後,康熙皇帝出生。按清朝的製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後,一律在內務府三旗即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包衣婦人當中,挑選奶媽和保姆。曹璽的妻夫人孫氏,被選為康熙的保姆。從此,曹家與皇帝的關係也就更加親密。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正擔任內務府營繕司郎中的曹璽被康熙任命為江寧織造,負責織辦宮廷裏和朝廷官用的綢緞布匹,以及皇帝臨時交給的差使,充任皇帝的耳目。

由於曹璽忠實勤奮、辦事利索,康熙對他更加寵信,又賞蟒袍,又贈一品尚書銜,並親手寫“敬慎”的匾額賜給他。康熙二十三年,曹璽“積勞成疾”,死在工作崗位上。康熙南巡至江寧時(今天的南京),親自到織造署慰問曹璽的家屬,還特派了內大臣去祭奠他。

曹璽的兒子,也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7歲時就當上康熙的侍衛,深得康熙賞識。

康熙二十九年,他出任蘇州織造,兩年後又調任江寧織造。從此,曹寅和他的兒子曹顒、繼子曹頫連任江寧織造近40年。

曹寅的仕途經曆

曹寅喜好文藝,又愛好藏書,他精通詩詞、戲曲和書法,他的代表作有《楝亭詩鈔》、《楝亭詞鈔》等。曹寅深厚的文化教養和廣泛的文化活動,營造了曹家的文化藝術氛圍。此時的曹家,呈現出空前的繁榮。

然而,就在這繁華的背後,已是潛伏著危機,由於曹寅的日用排場,應酬送禮,特別是康熙四次南巡的接駕等等,在經濟上給曹寅造成了巨額的虧空,甚至可以說,曹寅已經給曹家種下了衰敗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