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崛起大別山-五、六霍起義與紅33師
早在1925年秋,中共在安徽六安就建立了六安特支。蔣汪叛變革命後,中共安徽省委派遣舒傳賢、胡蘇明、周範文等相繼回六安開展工作,成立了六安特別區委,書記胡蘇明。特別區委積極推動與國民黨第33軍軍長柏烈武的統戰工作,並改組了國民黨六安縣黨部,使中共在該縣政治舞台上處於領導地位。不久,第33軍調走,國民黨迅速在六安“清黨”,白色恐怖嚴重地籠罩著六安。1927年11月間,中共安徽省臨委委員兼皖中特別指導委員會書記周範文來六安,傳達中共“八七”會議精神,領導六安、霍山、霍邱、壽縣、英山暴動,決定以六安為中心,盡可能奪取六安三區反動勢力的武器,組織秘密工農武裝,“發動零星暴動以致大暴動”。
1928年1月,中共六安縣委成立,書記王遠常。縣委在積極宣傳群眾的同時,執行了爭取大刀會中下層群眾的正確政策,發展了農協會組織;派優秀黨員打進各地民團,開展兵運工作,積極建立革命武裝;領導農民開展抗租反霸鬥爭,向地主借糧,分糧,扒糧,鬧春荒。縣委還在中革軍委負責人周恩來的支持下,抵製了省臨委強令六安縣委立即舉行武裝起義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
1928年10月,中共霍山縣委成立,舒傳賢任書記。舒傳賢,生於1899年,安徽霍山舒家廟人。1921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留學日本,任中朝留日學生共青團特支書記,留日學生總會交際部長。1926年初,中共日本特支委任舒傳賢為討張反日歸國團書記。當年2月,舒傳賢在李大釗領導下開展工作,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3月,黨派他擔任安徽省總工會籌委會委員長,領導工人運動。6月,舒傳賢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七一五”政變後,舒傳賢赴南昌參加起義,途中聞聽起義失敗,遂返安徽任工委書記。這年秋天他回到家鄉,以留洋學生和國民黨省黨部代表身份,擔任國民黨霍山縣指導委員會執委,並以此為掩護開展農民運動。1929年5月初,舒傳賢等成功地領導了諸佛庵民團起義,打死反動會道門頭子陳乾士,驅逐大豪紳胡月齋等,奪槍50餘支。舒傳賢與朱體仁率起義軍與赤衛隊在舒家廟合編,成立了中共霍山縣委遊擊隊,共100餘人槍,活動於六安龍門衝等地。同月,桂柏炎成功地領導了六安六區五保聯絡團起義,建立了遊擊大隊,活動於鄂皖邊界。5月17日,共產黨員王昭周、田胡子、姚仲海等成功地領導了六安四區武陟山農民暴動,鎮壓了惡霸地主,建立了遊擊隊。這期間,皖西形勢開始向有利於革命的方向迅速發展。到1929年9月,六霍兩縣建立了36個中共支部,黨員發展到300餘人。其他群眾進步團體發展也較快,有4個區25個鄉成立了農協會,會員6000餘人。黨、團、農會成員人手有一件武器,兩縣還分別建立了快搶遊擊隊、手槍隊,形成了一支人數較多的武裝力量。此間,各派軍閥忙於搶奪地盤,混戰不已,無力也無暇顧及農村。農村反動勢力失去軍閥的支持,無力對抗農民武裝。六霍暴動的條件基本成熟了。
1929年仲夏,中共六霍縣委在霍山縣東北鄉豪珠嶺大廟裏召開了黨代會,英山、霍邱、壽縣、合肥等縣黨組織也派代表出席會議。黨中央巡視員王步文、省委巡視員舒傳賢主持會議。舒傳賢在會上闡述了皖西的曆史和現狀,分析了當前敵我形勢,並指出,“鄂豫皖三省接壤地帶的皖西,位於大別山腹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在這裏開辟一塊紅色根據地,同江西中央蘇區隔江相望,互相支持,協同作戰,上可控製武漢,下窺南京,對國民黨反動派形成巨大威脅,對革命將是十分有利的。”(注:《不屈的共產黨人》(4)第202頁。)會議決定:1、成立六霍暴動總指揮部,舒傳賢任總指揮,領導兩縣人民舉行秋收暴動。2、積極組織各地赤衛軍,並加強軍事訓練。3、各地的群眾運動立即由經濟鬥爭轉為政治鬥爭。4、兩縣各地的黨團組織一致行動起來,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繼續發展農民運動,積極做好武裝暴動的各項準備工作。5、在群眾基礎好、發動較充分的地方,如六安的獨山、金家寨,霍山的西鎮、舒家廟、諸佛庵等地,要加快暴動的準備步伐。會議還根據中央和安徽省委的指示,改六霍縣委為六安中心縣委,書記舒傳賢,委員周狷之、朱體仁等。
1929年11月7日,獨山國民黨警備營的哨兵逮捕了六安三區二鄉農協會常委兼秘書長何壽全等人。何壽全當時懷揣農會會員花名冊。舒傳賢聞訊後,連夜趕往龍門衝,與周狷之和獨山暴動總指揮鮑益三召集第二區區委委員在獨山鎮第四高小內平民夜校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暴動提前到11月8日舉行,由三區區委和農協會負責組織,並做好一切應急準備。暴動指揮部設平民夜校內,口令為“得,勝”。之後,吳幹才、許希孟於獨山附近召開了全區15鄉農協會負責人會議,宣布了暴動決定。同時,區委派人勸說附近民團一個排保持中立。11月8日,數千農協會員手持大刀、長矛、鋤頭,集中於獨山鎮,爾後,他們以保釋何壽全等人為借口,接近國民黨警備營,並乘機湧進警備營營區。警備營長魏祝三見農民勢眾,不敢開槍突圍,於是釋放了何壽全等人,並交出農會花名冊。起義農民又要求警備營交出全部槍支彈藥,魏祝三隻以十幾支槍應付。起義軍武器低劣,無力進攻,雙方遂僵持到深夜。南嶽廟民團趕來增援,魏祝三令士兵放火,趁亂逃往六安城。起義軍遂占領獨山。11月9日,六安中心縣委和第三、五區黨的負責人舉行會議,決定成立第三區工農革命委員會,下設政治部、總指揮部、總參謀處、財政部等。任命鮑益三為總指揮,高中林為黨代表,周狷之、吳幹才全麵負責總指揮部工作,組織了6個武裝遊擊大隊和赤衛軍3200餘人,沿淠河布防,建立了東至蘇家埠,西達麻埠附近,縱橫幾十裏的遊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