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馳騁鄂豫皖-十九、蘇家埠大捷
國民黨軍在商潢戰敗後,蔣介石氣急敗壞,又調集重兵10多萬人,擬從皖西向鄂豫皖根據地發動新的進攻。當時皖西國民黨軍共有12個團的兵力,以蘇家埠為樞紐,北起六安城,南至霍山,沿淠河東岸的韓擺渡、青山岩、馬家庵設防。蘇家埠守軍為嶽盛喧第46師138旅和136旅旅部另一個團。
紅四方麵軍時有兵力4個師30000多人。麵對強敵和即將來到的激烈戰鬥,張國燾動搖了,他不同意四方麵軍向皖西發起進攻。徐向前在陳昌浩支持下,力陳進軍皖西之利;張國燾才不得不收回錯誤主張,同意徐向前率軍東進皖西,消滅盤踞在大別山東麓淠河東岸之敵,為徹底粉碎蔣介石的第三次“圍剿”創造條件。
1932年3月中旬,紅四方麵軍總部研究決定;紅12師留在商潢地區活動,第10師、11師東進皖西作戰。紅四方麵軍東進皖西作戰,受到了皖西各級黨組織、蘇維埃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援。3月21日,皖西北道蘇維埃政治部專門下達了《為紅軍東下告群眾書》,號召全安徽的工農群眾要配合紅軍行動,打倒土豪劣紳、貪官汙吏和國民黨軍閥。各縣、區、鄉都成立了招待所、站,具體負責紅軍的物資供應和戰鬥支援。皖西的幹部和群眾還提出:紅軍“要人有人,要糧有糧!”
徐向前率第4軍兩個師在獨山與曠繼勳指揮的紅25軍73師、霍山獨立團會合,聽取了曠繼勳介紹的皖西敵情。紅四方麵軍總部討論決定:在地方武裝和群眾支援掩護下,以紅軍主力3個師東渡淠河,從側後分別包圍六安、霍山之間的韓擺渡、蘇家埠、青山店、采用“圍點打援”戰術,殲滅來自六安、霍山以及合肥、潛山、蚌埠方向來援之敵於鬥拔河以東地區。
3月21日傍晚,方麵軍總部率第10師、11師、73師,在皖西群眾幫助下,從青山店以西的兩河口架起浮橋,以迅速、隱蔽、突然的動作渡過淠河。22日拂曉,紅軍實施戰役展開。紅4軍主力展開於青山店、蘇家埠、韓擺渡、六安城郊一線,卡住了國民黨軍的咽喉。接著,紅73師、霍山獨立團掃除了青山店外圍之敵,並包圍了青山店。當日上午,紅10師先頭團擊潰由蘇家埠出援青山店國民黨軍兩個團,並乘勝猛追,包圍了蘇家埠。紅11師向北疾進,韓擺渡、馬家庵等地國民黨軍聞風逃進六安城內,紅軍不戰而克韓擺渡、馬家庵等地。23日,六安國民黨軍以第137旅274團和警備第2旅1個團出援蘇家埠,進至韓擺渡附近,遭紅11師一部及六安獨立團夾擊,國民黨軍警備團逃入蘇家埠,第274團竄進韓擺渡。紅11師一部和六安獨立團當即包圍了韓擺渡之國民黨軍第274團。紅四方麵軍就此完成了分割圍點,實現了戰役的第一步計劃。徐向前決定以少部兵力監視霍山之敵;以紅11師兩個團在地方武裝配合下,於韓擺渡、蘇家埠之間占據有利地形,構築工事,準備打擊六安方向的援敵;紅10師29團為總預備隊。部署妥當後,徐向前趕到距蘇家埠一裏多路的前線指揮所,靠前指揮。
31日,國民黨軍第46師師長嶽盛喧趕到六安城南十裏鋪督戰,指揮六安國民黨軍4個團,霍山國民黨軍4個團,在飛機掩護下,分南北兩路增援韓擺渡、蘇家埠、青山店諸點。國民黨軍8個團來勢凶猛,戰鬥非常激烈。徐向前總指揮一手拿著煙鬥,一手舉著望遠鏡,站在前沿高地上,一邊觀察敵情,一邊聽取彙報。國民黨軍再次蜂湧般迫近紅軍打援陣地,槍聲十分緊驟。徐向前放下望遠鏡,猛吸了一口煙,從容不迫但又是斬釘截鐵地命令:紅10師嚴密封鎖並防止蘇家埠敵人突圍;總預備隊第29團投入戰鬥,與11師打援部隊從東西兩側,鉗擊突入涼水井、桂家老墳之敵;73師堅決消滅霍山來援之敵。經過激烈而殘酷的戰鬥,紅軍殲滅六安來援之敵273團。敵警備旅1個團逃入韓擺渡,嶽盛喧率部逃回六安。霍山援敵警備第二旅兩個團也被紅73師擊潰,逃回霍山。青山店國民黨軍拚死突圍,被紅軍殲其大部,餘部逃入蘇家埠。青山店被紅軍占領。
韓擺渡、蘇家埠兩點國民黨軍被紅軍圍困至4月中旬,彈缺糧盡;飛機來空投糧彈,又多為紅軍所得。國民黨軍隻好靠吃野菜、樹皮度日。兩據點上萬群眾更是糧米斷絕,飲煙不冒,饑餓號哭。紅十師師長王宏坤,湖北麻城人,18歲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紅四方麵軍第28團連長、副營長、第30團營長、團長。當時,他與政委甘元景聯合寫信,通知蘇家埠國民黨軍第136旅旅長王藩慶,要求其在指定時間和地點,放上萬群眾出鎮。次日下午,王藩慶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從蘇家埠鎮北小橋放了群眾。韓擺渡的國民黨軍也在紅軍協商和敦促下,放了饑餓的居民。紅四方麵軍政治部會同地方政府,對群眾作了妥善安置,充分表現出了紅軍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時,紅軍對被圍困的國民黨軍進行了強大的政治攻勢。國民黨軍饑餓難熬,鬥誌全無,攜械投誠者,日漸增多。